查看完整版本: [-- 父亲与诗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09月 -> 父亲与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黎幽佑 2000-09-30 00:00

父亲与诗

第7版(人物纪实)
专栏:

  父亲与诗
  黎幽佑
  我年逾古稀的父亲黎焕颐又要出新书了。作为女儿我首次执笔为新书写上一笔。写一写我眼中的父亲。
  从小到大,就知道自己有一位与众不同的父亲。除了在年龄上比别人的父亲岁数大得多,还在自我懂事起就不记得他带我去游乐场玩耍嬉戏,看电影吃肯德基。无论逢年过节,他都用那坐如松般的姿势伏案写作。为了他深爱的诗歌,为了他的文学事业,孜孜不倦。写作对于他不是争名夺利的工具,而是天性使然,俨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幸而他的才思是那样的汹涌澎湃,如同黄果树瀑布一泻而下。
  也曾经在心里有过抱怨,抱怨他的“痴”,抱怨他的“傻”。当他身边的友人在经济大潮的驱赶下,经商投股,富的富,发的发,惟独他依然坚守在文学阵地,不弃不离,依然用他的诗直抒胸怀,依然做着快乐的生活平民、精神贵族。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对父亲的选择,由埋怨变成理解,由理解进而钦佩。是的,不同的人来到世上,都会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你不可以要求每个人都成为百万富翁,当官掌权。各人有各人的命运。而父亲的命运注定受控于缪斯,用缪斯赐予他的才华,赋予他的智慧,成为一名诗的歌者。
  有人说,没有人品才情的作家写不出上品的文章。我赞同。父亲若没有耿直刚烈的个性又怎能写出荡气回肠的诗句呢?从他身上我学到了真诚、坦荡,学会了为人不虚假、不隐晦。同学们都说我是个非常烂漫、天真的人。也许我身上的这份纯真的烂漫就来自父亲的耳濡目染吧!很遗憾,由于年龄上的差距,对父亲的诗我读得不太多,领悟得不深。但我一直认为,倘若没有流放青海二十二年的苦难生涯,就没有父亲今天的诗。他的生命之痛,在流放二十二年的青海。同样,他诗歌的生命也源自那段历史带给他的历练与省悟。诗的创作,是要用激情,用心灵去谱写的。为什么近来父亲的诗作越写越少?是不是创作上的更上一层楼,致使步伐愈发缓慢了呢?
  《流放与直言》是父亲流放青海二十二年的一些生活独白,同时也是他近年来诗情在散文上的移植。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啊!从“流放篇”我看到他须眉如戟在世界屋脊上顶风冒雪,费力地承受着生命之轻……从“直言篇”我又历历如睹:他在案头时而沉思,时而奋笔,淋漓肝胆不分昼夜,释放生命的热能。


查看完整版本: [-- 父亲与诗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