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广播台黑板报普遍建立 民校农村剧团大大发展 太行大众文化教育事业猛进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47年10月 -> 广播台黑板报普遍建立 民校农村剧团大大发展 太行大众文化教育事业猛进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47-10-28 00:00

广播台黑板报普遍建立 民校农村剧团大大发展 太行大众文化教育事业猛进

第2版()
专栏:

广播台黑板报普遍建立
民校农村剧团大大发展
太行大众文化教育事业猛进
【本报太行廿六日电】太行的大众文化教育建设,经过土改运动,农民生活的改善,得到普遍的发展,现已成为农村群众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之一。首先是大众黑板与广播筒的普遍建立。据潞城、临城、和顺、长治、榆社、黎城、高邑、陵川、赞皇、元氏、邢台、邢台市等十二个县(市)的统计:共行政村(街)三千七百二十九个,设有一千六百二十五个广播台;有三千八百五十块大众黑板。这种设备已成为宣传中心工作的有力武器,与开展农村文化的火车头。各村并普遍的建立了,大众文化的机构——宣传委员会,统一领导与组织这一工作。这一工作的开展,首先是小学师生起了桥梁作用,又在群众中生了根,形成群众性的自我教育。如黎城北流,把每个季节的中心工作,编成快板、小调、小花戏等,公布与广播出去,调节与鼓动群众的情绪。涉县后池全村有三个大众黑板,还有一张流动小报,隔日或每天换一次。形式以快板为最多,因为快板顺口易记易传,群众爱听,也能发挥群众的创作智慧。各街设有通讯组,通讯栏,有材料时写出来,贴到通讯栏上,每天下午经教员搜集修改,宣委会审定后,再贴到黑板上,或送交广播员广播;不能用的用红笔修改了,贴在通讯栏上,这样对群众的文化提高,也起很大作用。由此也出现了许多出色的宣传鼓动家。如壶关树掌村的赵松勤,能编会唱,且顺口适时,人人爱听。有一次他在一个饭场上,大家让他编个张改香组织妇女民兵的快板,他想了一下,立即就唱出:“妇救主席张改香,组织妇女闹武装,青年妇女二十名,参加民兵把枪扛。她们为啥这样干,保卫时光打老蒋。”他的学习很努力,原先不识字,现在已能自编自写了,村内的广播台,黑板报经常有他的快板出现。
土改运动以来,民校在做法与内容上,亦有新的发展。打破了过去强调以学校形式教育的老一套,更好的与各种运动密切结合,形成了干部群众的议事厅。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并成立青年补习班与青年学习小组等,这样把对一般群众的教育、与对干部、青年着重文化教育,作到了分工。据平定、和顺(新区)两县,四百三十三个行政村土改以后统计:共有民校四百三十九座,经常入学的占总人口百分之四十二点七。比土改前大为增加,而且是以贫雇为主。另据黎城等八县一千二百七十六个行政村的统计:即有一千二百七十六个青补班,参加者达四万一千六百零四人。
农民自唱自乐的农村剧团,其发展只以新区陵川统计,占村数的百分之六十八以上,全区目前共有沁阳等县职业剧团三十个。在活动上,长治有计划的组织巡回演出翻身剧,推动了翻身运动;生产渡荒中,平顺、壶关剧团创造了分散小型的组织演出,对今年防旱备荒,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戏剧的改造上,太行剧团创造了太行山小调歌剧,王贵与李香香、圈套等剧,表演技术亦有显著提高,受到群众欢迎,开始摸到改造旧剧的新办法。事实证明,群众最喜欢的也是表演自己事情的新剧。如潞城文娱积极分子会上大家谈出:“旧剧都有封建尾巴,咱不要。”涉县春节文娱会,群众自己起来审查戏剧,以及偏城骡马会上,新旧剧对唱,群众百分之八十拥挤在新剧台下,便是很好的例子。
民教馆土改前全区仅有三处,土改后增至十七处;鼓书队据武乡等九县统计,共有十八队二百三十六人。民教馆工作,武乡创造了团结与改造旧艺人的方法,出现了大批及时的服务中心工作的创作;长治民教馆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中心工作后,博得群众拥护。鼓书队,更是群众喜见乐闻的民间原有的宣传形式,省工、省钱还能唤起农民的觉悟,鼓励群众的斗争情绪。如长治南天河新翻身户杨保贵娘,听了说翻身故事的鼓书后说:“说得地主狠心肠,穷人真凄惶,人家吃的是白面、肉汤,咱抓不住树叶粗糠,一点也不假。前年我和这个房主(指着她所分到的楼院的原主),要南瓜瓤时,他的大媳妇说:“不行,俺还教沤粪啦”,“这可一点也不冤枉他们。”


查看完整版本: [-- 广播台黑板报普遍建立 民校农村剧团大大发展 太行大众文化教育事业猛进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