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太行三分区整理财政工作经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47年10月 -> 太行三分区整理财政工作经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47-10-29 00:00

太行三分区整理财政工作经验

第2版()
专栏:

  太行三分区整理财政工作经验
一、发动干部群众自觉整财运动,大家找、大家整、大家管。
土地改革以后,群众基于发家要求愿意把失散失用的东西整理起来,减轻负担支援战争。如群众说:“整理财政人人沾光,支援战争打垮老蒋”,有的说:“整理财政是件好事情。”同时干部也要求解决村财政的开支,给群众谋利益。但是在开始整理时,干部群众也有不少人则存在顾虑与消极思想,有的以为没啥可整,与个人有牵连的怕说出来挨斗争,或赔偿怕丢人,干部怕反贪污,有的存在“不敢动用神物”的封建迷信思想,也有怕整出来上级调用“不如不整”的思想,还有部分系统各立门户的本位思想,有的不从生产建设着眼……等思想问题。
如何启发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呢?
(一)用算帐办法算负担,算家当,算战争消耗,使群众认识困难,自觉管理进行自报,平顺北社经过算帐,群众提出:“多整一分公产,少出一分负担”,纷纷自报,三天内整出物资可折款一百○三万元。(二)以新翻身的贫佃雇为骨干,带领群众大家动手。黎城西黄须、东关、平顺张井,都有这样经验。(三)初步整理后,可进行公产展览,使群众认识积少成多,以实际利益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打破“无啥可整”的思想。如壶关固村展览过价值七十万元的公产后,大家情绪更高,自动提出再整五天,结果整出一百二十多万元。黎城寺底提出:“有穷村没穷社”和“一人留下不顶事,集中起来顶大用,”等口号,鼓励教育群众。(四)在战前当过村长、副、团长,社首及老人中间进行访问,调查,自报互报,平顺用这种办法收效很大。(五)介绍生产自给的典型村,推动鼓舞一般村进行整理。
二、开展表功表模,号召干群在整理财政中为民立功,有功即记即表,以促进自觉。启发干部自觉报出,绝非反贪污、追老根,对群众则解除其顾虑。如大井村公布整理成绩,又表功贴榜比功劳,推动小区与小区相互竞赛,又要求再复查三天。
三、村财政的整理必须是上下结合,双管齐下,由上布置,由下发动的一致行动,在管理上也必须是上下结合,应以生产节约并重,既须自上而下的统一规定制度,又须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管理审查,一切不必须的开支必须严格停止。(尤其在村内)但管理组织中必须是民主产生,统一领导。
四、整顿财政是群众的长期建设事业,不能企图一下子搞的彻底。如潞城上村在去年今春连整三次,每次都有东西,就是明证。另外过去我们对整顿财政,曾存在着单纯从解决困难出发,或任务观点,必须认识整理财政是建立革命家务和人民财政的起点,是今后支持长期战争的雄厚的物质源泉。如黎城群众提出:“一村栽活一棵摇钱树!”这说明整理财政是生产建设组成的一部分。
在村财政的管理投资方向上,应从扶植群众生产中获得适当利润,严防投机,抓一把的作风,如黎城提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路吃路。潞城在作坊、煤窑、草帽庄投资生产中,达到了公私兼顾,公私两利的目的。
五、整理财政与查封建反迷信密切结合,必须教育群众,树立农民翻身后自己管家自己理财的主人翁思想,使群众认识庙产、社产、族产公树尤其是旧戏衣,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的遗留财产,应加整理,把无用东西,变为有用资本,如潞城王家、南山,原来群众不愿把社物归公产,后经多次争论,认识了是封建遗物,群众把大小五个社的东西,都自觉的拿出来了,打破了封建迷信思想。
六、边、县、村三级财政,可以用一锅煮的方式管理,因为三级财政,基本都在庄,但在整理出来以后,必须严格分开,不能互相挪用与并吞。(三专署初步总结)


查看完整版本: [-- 太行三分区整理财政工作经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