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文不在长,有创新则成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11月 -> 文不在长,有创新则成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董京泉 2000-11-30 00:00

文不在长,有创新则成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文不在长,有创新则成
  董京泉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只有八十一个字,却不失为一篇千古绝唱。其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思想深刻,富有启迪。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一种风气,就是热衷于写长文章、出大部头。有些文章动不动洋洋万言,有些著作少则二三十万、多则五六十万字,二卷本、三卷本,甚至丛书、套书,也不乏其例。好像文章不写这么长,著作不出这么厚,就不足以阐明自己的思想。但这些文章、著作中究竟有多少思想,理论上、学术上有多少创新,读者劳神费力读下来究竟能得到多少教益,却颇值得怀疑。
  创新是一切理论研究、科学研究的本质和生命力之所在。创新就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是有效地探索未知,科学地设计未来。理论研究性的文章,学术探讨性的著作,如果没有创新,只能是低水平重复,无价值可言。但是,理论上、学术思想上的创新是否一定要大块头或大部头呢?不一定。老子的《道德经》创立了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体系,只有五千字;儒家学说的经典代表作《论语》也不过一万五千多字,而且都是语录的形式。毛泽东没有写过大部头的专著,他的《实践论》不过一万字,《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只有一千字,但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邓小平更是如此,他的文章中处处闪烁着新时代真理的光辉,但大多数也只是二三千字。这难道妨碍他们创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了吗?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不过一万字,但堪称“规律认识的新飞跃,辩证法的新篇章”;而他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首次发表时,只用了三十几个字,却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总纲。爱因斯坦当年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理论的时候,都是以科学论文的形式发表的,每篇也只有几千字。可见,理论观点是否有创新,科学上是否有新发现,并不在于文章有多长,著作有多厚。
  而今,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思想、新学说层出不穷,文章、著作读不胜读;而且随着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忙得团团转,时间越来越紧,难得坐下来读书。我们的理论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否正视一下现实,体谅一下读者的苦衷,把文章写得短一点、精一点,把书写得薄一点、分量重一点呢?当然,如果是阐述重大的理论问题,构建新的学科理论体系,文章长一些,著作厚一些,完全可以理解,但即使如此,也应当力求精练,使思想精华集中一点。只有如此,才会吸引更多的读者,才会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风。《陋室铭》的前四句话也启示我们,在理论界、学术界迫切需要制定一种新的评价机制,形成一代新的风气,就是“文不在长,有创新则成”。


查看完整版本: [-- 文不在长,有创新则成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