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11月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岂之 2000-11-30 00:00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岂之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来自中、日、韩、新加坡、美、德、英等国学者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的中外学者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文化现象。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任何国家都不能对它采取回避的态度,所能考虑的只是如何清醒地估计局势,正确地作出应对。信息时代的许多经济产品也是文化产品,除了影视、音乐和图书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品,服装业、餐饮业和旅游业实际上也成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的一部分。经济全球化本身就包含有经济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有学者提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建立现代经济结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机制,要用法律和文化来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的科学技术体系及教育体制等,所有这些都不能离开世界。因此,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走向,其实质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与世界关系的大问题。
  对当前世界经济、文化中一个现象的思考。有学者指出,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在文化传输中占有强势地位。如果用国际政治学语汇“霸权”这个词,则说明美国霸权的特点不仅在经济和军事等“硬权力”方面,而且在它的生活方式、大众文化等“软权力”方面,人们不会有更多的异议。遏制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必须实施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战略。同时,应善于吸取世界优秀文化,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创新和发展的营养。因此,在21世纪,我国特别需要一大批有世界眼光的兼通中外文化的学者。
  与中华文化走向有关的问题。与会者谈到了中华文化“认同”的标准和尺度问题,认为这个标准和尺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这是100多年来人们饱经忧患和痛苦得出的结论。只有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中国,才能为中华文明的认同提供坚实的基础。这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的精神凝聚力,是中国人所需要的成熟的爱国主义精神。关于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世界性问题,与会者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民族性,有个性,人类文化在个性中又含有一些共性,从而使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成为可能。
  此外,与会学者还对关于中国独特的民族主体文化、在文化问题上的“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经济估量与广义文化估量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查看完整版本: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