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迈向新世纪的绿色乐章——我国大规模开展环境治理述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11月 -> 迈向新世纪的绿色乐章——我国大规模开展环境治理述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瑞农 2000-11-30 00:00

迈向新世纪的绿色乐章——我国大规模开展环境治理述评

第12版(统一战线·视点)
专栏:视点

  迈向新世纪的绿色乐章
  ——我国大规模开展环境治理述评
  李瑞农
  随着寒冬来临,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了采暖季节。可今冬的北京并没像过去那样,任凭煤烟排放天空,而是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治污措施,空气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国许多城市与北京一样深受污染之害。痛定思痛,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展大规模的生态建设。
  统计表明,“九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而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1995年下降了近15%,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要比“八五”末期下降15%—20%。这说明我国环境状况已开始发生了变化,全国环境质量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难点重点各个击破
  进入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从1997年开始,党中央每年召开一次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座谈会,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强调,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他明确指出,环境保护“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子孙后代的生存繁衍,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不仅本世纪最后几年要抓紧抓好,下个世纪也要抓紧抓好,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抓紧抓好”。
  环境保护千头万绪,从何抓起?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国家及时提出了先从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比较大的环境治理抓起,推出了“33211”工程,即“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二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一海(渤海)”环境重点治理工程。目前,“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流域内的5148家日排废水超过100吨的重点污染企业已有3631家实现达标排放,有1073家停产、破产、关闭,有28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开始运行,110座在建。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淮河流域实现了污染源达标排放,目前正在为全面治理、实现河水变清的目标而努力。太湖、滇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也已取得明显进展;辽河、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开始全面实施。通过治理,“三河三湖”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水污染恶化的趋势已得到控制,部分水域水质有所改善。
  酸雨有“空中死神”之称,对生产和生活危害极大。为了有效遏制“空中死神”,国家在1998年制订并实施了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方案,涉及27个省市区的175个地市,占到国土面积的11.4%。“两控区”的工作现已深入展开,175个城市和电力、煤炭等行业已编制了二氧化硫防治规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98台,小煤矿井6405个,并有98个地市实现了二氧化硫达标排放。两年来共消减了二氧化硫排放量186万吨。
  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因此,国家决定把北京作为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针对煤烟型污染、机动车污染和扬尘污染“三大顽敌”,北京市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经济、技术、政策上大胆探索,先后采取了60多项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三年共投入了300多亿元,使北京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针对煤烟型污染,北京市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限制燃煤含硫量,积极推动以气代煤、以电代煤。锅炉的改造现已完成3000台,每年可减少燃煤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5.5万吨、烟尘2万吨。为控制机动车污染,北京市严格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目前,北京八成以上的机动车已实现了尾气达标排放。北京市还在全国率先引入污染预警机制,若空气污染严重时可对企业实行停产、限产,限制机动车的行驶。
  据监测,截至今年11月26日,北京市空气质量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为309天,占84%。久违了的“长安街上看西山”景象又回来了。随着北京申奥活动的深入,北京市民越来越多地成为环境保护的关心者、支持者和参与者。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南路小区的绿地上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认养绿地责任人翟立新等9位共产党员的名字。如今,开展绿色生活行动、争创绿色社区文明已成为北京的一大风尚。
  整体提高形势逼人
  今年8月8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沈阳冶炼厂破产,一时间引起全国冶金行业的震动。沈阳冶炼厂有60多年历史,曾列入全国工业企业500强第六十九位。但它每年排放二氧化硫7.4万吨、重金属66.8吨,废气污染辐射沈阳城区的1/4。“沈冶”是我国因环境问题依法关闭的第一家特大型国有企业。事实上,此前国家已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取缔、关停15种共8.4万多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钢铁、小煤矿、小水泥、小火电,不仅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大大改善了环境质量。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工业企业和重点城市环境污染的状况,中央要求,到2000年年底,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控制在1995年的水平,所有工业企业的12种主要污染物均要实现达标排放,47个重点城市的环境空气、地面水环境质量要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被称为“一控双达标”。
  我国虽然有十几年的环保工作基础,但要实现“一控双达标”,特别是所有工业污染源的达标,难度很大。中央立足全局,着眼于长远,作出的“一控双达标”的战略决策,是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环境状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环境条件的重大举措。
  上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并把它作为21世纪上海环保工作的新起点,明确提出了要在2000年9月30日实现“一控双达标”的目标。他们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污染总量,促进企业治理达标。上海市对全市工业企业的布局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调整,明确了十大工业区的功能,搬迁污染企业350多家,腾出市区面积375万平方米,为中心城区的改造和发展提供了空间。上海还先后对新华路、和田路、桃浦三个重污染地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70多家重污染企业达标排放。他们还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到今年9月25日,上海市3702家超标排污企业均实现了达标排放。与1996年相比,上海1999年城区降尘量、二氧化硫浓度、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7%、37%、24%,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了二级标准。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如何实现“一控双达标”?山西省把省会太原作为城市的重点,把全省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临汾作为地区的重点,企业典型则抓住污染大户太钢。抓重点求突破,也已取得初步成效。
  我国工业污染治理取得了整体进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23.8万家污染企业中已有22.3万家实现达标排放,达标率为93.4%。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有14个城市实现了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16个城市实现了大气达标,31个城市实现了水达标。
  构筑生态屏障再造秀美山川
  今年春天,我国华北、西北许多地区连续发生12次大风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不仅京津地区深受其害,连南京、上海也“身染黄沙”。这种恶劣天气今年发生次数之多、肆虐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史所罕见,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更大关注。
  生态保护和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我们要改变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占国土面积1/3的状况,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据统计,“九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5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建设草场730万公顷,治理草地670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146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8812.8万公顷,占陆地面积的8.8%;建立以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示范区212个,建立县、乡、村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
  为了确保京津等地区免受沙尘侵扰,内蒙古一些过度放牧、毁坏草场严重的地区已下令羊群全部撤出保护区。河北省则计划用5年时间,在冀蒙交界的张家口、承德等地沿线分别建设两条各长560公里和360公里,宽10公里的生态林带,牢固树起我国北方的绿色屏障。
  今年,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而且还有着深远的环保意义。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西部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朱镕基总理在报告中强调指出:“退耕还林还草和江河之源的生态保护,是关系到西部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千秋大业。”江泽民同志今年8月19日在青海玉树题写碑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6万多平方公里,它的建设将有效地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并有助于这一区域品种繁多的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据悉,青海省已提出“立草为业”、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思路。玉树州则把“两江一河”源头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开发战略的重点,计划用15年的时间,投资30多亿元,建成生态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
  西部省区按照中央的部署,正在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且把环境保护的思想贯穿到经济发展战略中去。云南省提出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大省,逐步改善两江九湖的水质,实现全省900万亩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培育生物资源开发、旅游、矿产等支柱产业。重庆市决定用10年时间,基本建成山水园林城市和三峡生态经济区。新疆确定了九大生态工程项目,新增林地113万公顷,草地140万公顷,加强生态建设,努力使塔里木河、博斯腾湖、艾比湖重现昔日美景。
  国家投资19亿元、在西部174个县开展的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程已经启动。为了保护西部野生固沙植物免受破坏,国务院发出通知,严格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还与国家经贸委联合行动,严厉禁止借西部开发之名,向西部转移污染企业和项目,国家取缔、淘汰的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生产设施、设备一律不得在西部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说,我们正组织西部生态环境调查,摸清家底,制定规划,为西部大开发的环境监督管理奠定科学的基础。为了促进西部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国家还将加大西部环保投入,将西部重点环保项目列为总投资约为2000亿元的《绿色工程规划(二期)》的重点,并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列入“十五”水污染防治的重点,着力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治理重庆市和三峡库区、黄河中游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对江河源等生态脆弱区实行抢救性保护。
  我国正在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虽然难度很大,任务繁重,但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在经济建设中真正把环境保护放到重要地位,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成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
  压题照片:浙江省东阳横店集团发展经济不忘环境保护,投资1亿多元治理环境污染,建设花园工厂,大力绿化荒滩、荒坡,建起颇有规模的影视外景地。刘志江摄
(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迈向新世纪的绿色乐章——我国大规模开展环境治理述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