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地方“两会”议些啥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02月 -> 地方“两会”议些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2000-02-29 00:00

地方“两会”议些啥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地方“两会”议些啥
  编者按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地方“两会”已先期召开。各地“两会”议题从诸多侧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体现了老百姓的心愿和期盼。这里,我们把一些省市“两会”中相对比较集中的议题展示出来,以飨读者。
  北京再吁碧水蓝天
  本报记者 吴坤胜
  新千年春节刚过,北京市“两会”就在早春二月少有的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举行。沐浴着艳阳天的代表和委员们,话题离不开事关首都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的问题。代表和委员们心里都明白,北京的环境治理成果来之不易。1998年,北京的空气质量四级以下的污染日占了20周,近5个月。那时,北京城区的天总是灰蒙蒙的,北京人风趣地说头上顶个“黑锅盖”。而在地上,河道黑乎乎,街道脏乱差。从1998年底起,北京市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对环境污染的大规模“围剿”行动,并以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保证了国庆50周年庆典、澳门回归等大型活动的顺利举行,市民也从中切身感受到环境治理的好处。
  但是,代表和委员也感到,首都的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成果只是初步的,其城市面貌与现代化、国际化都市的标准尚有较大差距。让他们惊喜的是,政府年初宣布“今年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60件重要实事”中,前12项是关于大气治理和环境整治的;市长刘淇在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7项工作,第一项内容就是“全面治理环境污染”。会议期间有关环境治理的代表议案数量在议案总数中居于首位,而市民向大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和热线电话,内容也集中在环境治理和保护上。大家的目标很明确:首都北京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应该是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如何治理环境?2月17日上午,人代会举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专题座谈会”,代表们抢着发言。短短两个小时,先后有25位代表发表意见,内容涉及大气治理、城乡结合部脏乱差治理、城区绿化等方面。代表们一致认为:保护环境,既要做到政府行动到位,又要培养公民爱护环境的自觉行为;既要动用行政手段,也要运用经济杠杆;不要使环境治理流于应付走马观花的检查,而要落实到岗位责任制。
  对首都北京来说,环境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崇高而需要长期奋斗的事业。北京“两会”的代表、委员所表现出的焦灼心情,与政府的目标合拍。有全体市民的辛勤治理,六朝古都北京一定能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面貌去拥抱新世纪。
  安徽
  构筑人才高地
  本报记者 刘杰
  “人才是第一资源,智力是第一资本。安徽在新的世纪能否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增强跨世纪综合竞争力,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核心在人才。”这是不久前安徽省“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人才问题的论述。此言一出,振聋发聩,在与会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引起很大反响。大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令人感奋。
  安徽是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同样也是人才大省。为了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安徽连年加大了教育投入,去年省级财政投入增长5%,全省投入增长17%;高校连年扩招,去年省属普通高校招生4万多人,比上年增长53%。省会城市合肥是全国闻名的科技城,有中国科技大学等30多所国家和省部院校及科研院所,合肥市万人科技人才比例也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安徽又的确是个名副其实的人才匮乏大省。有统计表明,全省万亩耕地科技人员还不到1人。一方面是人才培育大省,一方面又是人才奇缺,问题出在哪里?来自芜湖的几位人大代表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人才流失。他们作过调查,国企人才流动出入之比为1.8∶1,教学、科研学科带头人、尖子医生、体育精英出走更多。
  代表和委员们呼吁:人才流失比资源流失更可怕。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面对国内外大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安徽要发展,就必须要留住人、用好人。一些代表和委员们分析,安徽是发展中省份,论待遇,当然比不上经济发达地区,但安徽可以创造软环境,以事业引人、以感情留人、以相应的待遇稳住人才。
  在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之后,《政府工作报告》强化了科教兴皖战略中的人才工程建设,下决心完善和落实人才政策,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抓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同时重视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此,安徽决定,在新的一年中加快教育发展,积极推进省院共建中国科技大学,加快科技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继续抓好安徽大学“211”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普通专科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过渡,通过现有高校挖潜,推进走读制,为高校扩招创造条件,培养更多的现代化适用人才。同时,从今年开始,各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取消一切限制,全部放开,公开招聘,择优录用。
  山东国企仍是热点
  本报记者 贾建舟 宋光茂
  春风送暖,山东省的“两会”会场上也春意盎然。在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住地,山东省统计局设立的山东省信息查询台成了他们在会议期间争相光顾的地方。伴随着鼠标的轻击声,屏幕上映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全省国有工业企业公司制改造面已达到37.5%;实现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企业已有50家;一批债转股企业的负债率降到了50%以下的合理水平。山东省要在今年闯过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脱困关,决战决胜,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身为全国和省两级人大代表的菏泽地区行署专员陈光对近两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工作颇多感触。“从一个地区来说,抓国有企业的扭亏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就是说要跳出一企一地甚至一国,把亏损企业放在更大的空间里,借助外力来盘活。”他担任行署专员以来的两年中,对菏泽地区的国有企业实行了资产划拨等形式的重组,一部分企业无偿地送给了外地甚至外省的企业。送出了企业,收获了效益。全区国有工业1997年亏损4.5亿元,1998年减亏为2.5亿元,1999年则有了2.3亿元的净利润。菏泽啤酒厂就是“送”活了的典型。这家长期停产早该倒闭的国有小啤酒厂,送给青岛啤酒厂以后,在两年内生产能力由3万吨扩张到20多万吨,起死回生,成了全区的利税大户。
  济南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其泽对国有企业的改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有些改制企业形式上建立了‘三会一层’的内部治理结构,但无论是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还是经理执行层,职责往往还都不能到位。”他以自己的企业为例,将军集团董事会中的外派董事,就不能从投资主体的利益出发来关心企业的经营绩效。“因为外派董事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及他们的政绩,都与我这个企业的效益不相关。”
  福建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
  本报记者 江宝章
  1月21日,当时还是代省长的习近平向出席福建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全体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的第四部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中,习近平特别谈到“必须使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都牢牢记住,人民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切不可忘记了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
  一番情深意切的话,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会议期间,“勿忘人民”成为代表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在随后几天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纷纷就这一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副省长黄小晶代表说,“‘人民’二字重千斤。领导干部在决策中要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龙岩市新罗区文联主席张永和代表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切不可忘记了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非常可贵,这也应该成为我们代表的座右铭。”
  代表们指出,现在有些公务员在人民面前不是公仆,而是老爷,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漠无情。这种状况不改变,不但会伤老百姓的心,也会吓跑许多人。福建省计生委主任张学梅代表沉痛地说,过去人民群众能为共产党流血牺牲,人民拥护共产党,但现在许多人民公仆忘了人民,没有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不是人民变了,而是干部变了。
  1月27日下午,刚刚当选为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回答省内外记者的提问时再次表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我们各级政府都是人民的政府,但是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一些领导干部逐渐淡忘了“人民”二字,有的甚至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人民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针对这一问题,在第一次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上,省政府一班人重新学习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于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在各项工作中。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坚持勤政廉政,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把公务员队伍建成一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的人民勤务员队伍。
  武汉三件议案“回头看”
  本报记者 罗盘
  今年1月10日,武汉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当市政府秘书长李涛向大会通报去年政协委员们提出的三件建议案的办理情况后,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政协委员对办理情况十分满意。
  1999年1月,政协武汉市委员会九届二次会议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把防汛当产业抓,提高城市防洪综合效益”、“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保护大气环境”、“加快实现无公害蔬菜生产”三件建议案。这几件建议案既事关武汉市发展的全局,又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真实反映了市民关注的焦点。
  今年,武汉市政协会议伊始,大家一碰头所议论的就是这“三件议案”的办理落实情况。武汉市政府的通报让代表们十分满意,许多代表说,“提而不抓,等于不提;议而不干,等于不议”,武汉市政府认真对待委员们的议案,让大家有了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事实上,武汉市市长王守海早在1999年人大、政协“两会”闭幕的当天就主持召开了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办理工作,确定了三件建议案的分管副市长及主、协办单位和办理工作方案。在落实办理过程中,有的单位邀请委员共商解决办法;有的邀请前去检查指导办理工作。
  经过一年,三件建议案的落实办理工作有了相当令人满意的进展。1999年武汉全市水利堤防建设总投资6.5亿元,是常年水利堤防建设投入的7倍,共加固干堤176公里。特别是龙王庙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2亿多元,于1999年汛前完成了主体工程。为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武汉市实施了党政机关车辆率先达标、积极开展路检、控制新车污染等多种措施。为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武汉市政府将无公害蔬菜生产工作作为一级管理目标予以高度重视,近郊各区都成立了区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农委、菜办以及乡镇都有一名分管负责人抓具体实施工作,区与乡、乡与村、村与组、组与农户也都签订了目标责任状。
  江苏
  健全社会保障
  本报记者 顾兆农 龚永泉
  置身江苏的“两会”代表和委员之中,浏览“两会”的简报,记者有这样一种感受:国企改革、社会保障等问题,是代表和委员们议论最集中的话题。
  戴永银委员说,目前有些企业的计划经济痕迹依然很深,机制不活。应完全放开小企业,把中型企业划出来,真正把大的做大、做强、做响。同时,在企业改革和法人治理结构上做文章。只有企业有了内在要求,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方之焯代表说,国企改革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经营者的产生过程也应该改革。要改变用管理党政干部的方式来管理企业领导干部的做法,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又按照公司法规定,改进管理办法。
  谈到企业转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李晓布委员说,要加强对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张振节等不少代表和委员说,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好“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
  黄小平代表说,减员增效是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减下来的人哪里去?因此,要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再就业工程。南菁委员说,现在一些中小企业领导干部的工资福利关系并没有放在企业,这样,非但不与企业共患难,而且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
  对社会保障方面遇到和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代表和委员们也发表了不少意见和建议。章德基委员说,在失业保障金的发放上,一定要保护老工人的利益。刘洪祺等委员呼吁,医疗改革,要分阶段、分地区稳妥地推进。
  陕西共谋秀美山川
  本报记者 郑少忠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要解决“被子”(植被)和“票子”(老百姓手中的钞票)这对矛盾,解决实行“以粮代赈”政策后农民“有粮吃”但“没钱花”的实际困难。这是前不久召开的陕西省“两会”代表、政协委员最关心的话题。
  不少代表和委员认为,大开发一定要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省人大代表、普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彩霞,退休之后不恋省城进山村,筹资近千万元,潜心魔芋精加工,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厂、公司带基地、基地富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思路,短短几年,带动了2.5万农民脱贫,使岚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贫困县,变成了西北最大、全国闻名的魔芋基地县。
  政协委员、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大灿说,苹果业是陕西省三大优势产业之一,是延安、渭北等革命老区近千万果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他建议国家采取特殊政策扶持陕西苹果业发展,把“退耕还林”政策同老区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设山川秀美工程尤其要给予充分重视。陕西省政协委员陈江灵指出,山川秀美工程应当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尊重客观规律,做好总体规划,特别是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搞好项目的规划、设计、论证,增强科学性。省政协委员、治沙专家、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屈秋耘认为,种树种草一定要本着适树适草的原则,积极引进、培育优质种苗,充分发挥林草防护、优化生态环境和发展地方生态经济的作用;同时,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前瞻性创新研究,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发展提供长远的科技储备。
  正月里来桃花开 新华社记者 杜爱峰摄(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地方“两会”议些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