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留住绿就留住了幸福”——云南各族人民退耕还林纪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05月 -> “留住绿就留住了幸福”——云南各族人民退耕还林纪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曾坤 汪波 张帆 2000-05-27 00:00

“留住绿就留住了幸福”——云南各族人民退耕还林纪事

第1版(要闻)
专栏:西部纪行

  “留住绿就留住了幸福”
  ——云南各族人民退耕还林纪事
  本报记者 曾坤 汪波 张帆
  “一棵树就是一个景,一片绿色就是一片繁荣。”这是云南呈贡县龙潭山下230多亩土地退耕还林后给人的启示。数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今天展现在眼前的已是一片绿色。云南还有很多山,有的山绿,有的山荒。
  还山川以绿色,才能带富饶给乡亲。云南的一些贫困山区,一度陷入了“人口膨胀———过度开垦———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富民县朵木得村的村民对此感受颇深。该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长期以来的刀耕火种,大山被烧砍得只剩荒芜。为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全村75户人家自发地到山里种树。如今,村庄前后的千余亩山地又变绿了,坡地也能种玉米和小麦了。退耕还林使村民们过上了温饱生活。前些日子,村民们听说一块300余亩的林地要用来开矿便愤怒了,他们和林业专家为绿色奔走呼唤,最终守住了这块林地。
  穷也森林,富也森林。云南的山地占全省面积的94%,全省70%的人口分布在山区。而那里的森林覆盖率已由50年代初的50%下降到现在的25%。
  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委办公厅、农业厅、林业厅等部门就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产生的《关于云南省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省规划确定2000年—2010年退耕还林(草)面积为900万亩,如今,仅接受调查的11个地州市,退耕还林(草)面积就超过1000万亩。
  经历过“火上经济”阵痛的云南人,越来越对绿色充满了希望,他们既是退耕还林的实践者、主力军,又是退耕还林的受益者。石屏县农民个体户杨卫民,被誉为该县最先尝到杨梅“酸”而最终感受杨梅“甜”的人。1992年,他率先承包荒山坡地试种了500株大杨梅。1996年开始挂果,当年收入1万余元,1997年收入猛增到15万元,去年又升到了23万元。目前他已承包荒山230亩,种植大杨梅1万余株。近年来,石屏县出现了种树种草种林果热潮,10万农民共参与,开发荒山,退耕还林。到去年末,全县种植经济林果32.6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93年的23%提高到了39.3%。
  5月12日,记者来到了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走进了著名的老山、者阴山、扣林山的怀抱。昔日战争期间,大量树木被砍伐,全州森林覆盖率由50%减少到17%,大片良田沙化。州长王永奎告诉我们,全州计划今年开始实施生态保护工程,自筹资金1.8亿元,加快珠江源头防护林建设,人工造林105万亩,退耕还林83万亩,封山育林163万亩,人工模拟飞播100万亩,改造低效林70万亩。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得到各族人民的积极响应。全长264公里的南汀河是临沧地区的“母亲河”,由于中上游长期乱砍滥伐,陡坡开荒,致使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1998年,云南省政府在临沧召开现场办公会,确定在中上游建设50万亩生态防护林。规划在临沧、云县两个县11万多人口居住地区,投入5860万元,用5年时间营造生态防护林47.7万亩,保证项目区森林覆盖率从28.9%提高到50%。今年,两县又加大力度,计划造林5.5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其中建立5个优质水果种植示范区。
  云南省副省长黄炳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省要用5到10年时间,完成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900万亩,其中还林800万亩,还草100万亩。
  绿,是云南的魅力所在。横山坝子里一位正在耕种的农民笑着对记者说,没有绿的日子里返贫现象就严重,漂亮姑娘都往坝子外面嫁。“留住绿就留住了幸福。”


查看完整版本: [-- “留住绿就留住了幸福”——云南各族人民退耕还林纪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