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杭城助残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05月 -> 杭城助残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伟光 黄树良 邵树官 2000-05-30 00:00

杭城助残记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杭城助残记
  陈伟光 黄树良 邵树官
  5月21日,第十个“全国助残日”。杭州武林广场,来自永嘉县花坦乡的朱清浩一家三代4人,好奇地观看台上助残表演。此前,他们因先天性白内障失明,长期生活在黑暗中。是浙医二院、杭州眼力健制药公司免费帮助他们刚刚复明的。
  然而,浙江省200万残疾人中大多数人是无法康复的。对他们的帮助和关爱,就是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社会的无障碍环境。
  家住杭州市上城区的肢残人傅颂安也许一生都不会忘记3年前的那次经历:为了在庆春路的一家储蓄所取款,面对着几个台阶,轮椅进不了,无奈之中不得不跪在地上爬上去。
  几年前,除了极少数商厦、银行、电视台等建有简单的轮椅坡道,杭州多数道路和公共建筑物均没有无障碍设施。不仅如此,原有的无障碍设施还遭到破坏。日益增多的国外残疾人旅行访问团到杭州来,在赞赏西湖美丽的同时,却为找不到残疾人专用设施而感到遗憾。
  这一切,深深地触动了省市各部门领导的心。去年初,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我省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定:凡新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住宅区,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建设无障碍设施;过去已建的道路、公共建筑物,凡没有无障碍设施的,都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改造。杭州市政府则紧紧抓住城市建设和道路改造这一有利契机,在每条新建或改建的道路都设立了斜坡、盲道以及残疾人专用标志,全部开通了残疾人通道。位于西子湖畔的湖滨路,是杭州市一条按国家标准建设的无障碍设施最为齐全的道路。道路两侧不仅建有供残疾人通行的斜坡和盲人使用的盲道,而且还建有残疾人专用的无障碍公厕,安装了过街音响,使盲人可以用耳朵来识别音响交通信号,安全地通过十字路口,方便了众多来杭旅游的国内外残疾人士。
  盲人由于双目失明,生活、学习和就业比较困难,是残疾人中最困难的群体。为满足全省27万盲人建立有声图书馆的心愿,去年省直机关团工委、浙江大学团委和省残联等单位联合发起了“献一份爱心,建一个盲人有声图书馆”活动,倡议广大团员青年和社会各界向盲人伸出温暖之手。活动开展以后,得到社会各界热烈的响应。不到一个月就为盲人有声图书馆捐献了价值达30多万元的磁带、收放机、耳机等音响物品和钱款。
  盲人有声图书馆为盲人朋友开辟了一条知识和精神之旅的大道。来自兰溪市的叶骏是一名盲人按摩中专班的优秀生,他说:“有了有声图书馆,课余时间就能听听音乐、歌曲、文史作品,生活就不再枯燥了。”
  家住杭州古荡新村的孙春俏、边坚林是对聋人夫妻,不幸的遭遇使他们一直生活在无声世界里。5年前,他们的女儿呱呱坠地,从此打破这个无声家庭的寂静。然而伴随着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欣喜,一个深深的忧虑也涌上他们的心头:夫妻两人都有严重的听力语言障碍,让他们如何培养和教育孩子呢?面对这一无情事实,孙春俏和丈夫不得不忍痛把幼小的宝贝女儿寄养在别人家里,自己只能偶尔去看看她。据统计,像孙春俏这样的聋人家庭在浙江省有数万个,聋哑人近90万。
  手语是聋哑人的特殊语言,是聋哑人之间、聋哑人与健全人交际的主要工具。为帮助聋哑人参与社会生活,今年浙江省残联、共青团浙江省委、省学联、钱江电视台等单位共同发起并在全省开展“手之语爱心传递”活动,首次推出修“桥”工程,架设一座沟通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之间的桥。目前,在杭20多所大专院校都已成立了志愿者手语服务社,万名大学生踊跃参加了手语学习和为无声世界传递爱心活动。20多支大学生手语助残志愿者队伍正有组织地走进社区,走进人群,走进窗口行业,动员10多万人学习推广中国手语。


查看完整版本: [-- 杭城助残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