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于家村石生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05月 -> 于家村石生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何伟 2000-05-30 00:00

于家村石生金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于家村石生金
  本报记者 何伟
  出石太高速公路井陉口,盘山绕岭8公里,就到了河北井陉县于家村。前年,一位民俗学家的偶然造访,发现了这个村铺天盖地的石头,沉寂的山村再也宁静不下来了。
  于家村400多户人家共有6街7巷18胡同,东西为街,南北为巷,街巷均为青石铺就。此地共有4000多间石房,3700米的石街,2000件石器,1000多眼石井窖。脚踩闪光的青石古道,轻推石楼下的黑漆木门,误以为走进了石器时代。始建于明万历九年的清凉阁矗立村头,属标志性建筑。此阁除第三层为砖木结构外,余皆为石。石门石壁,石梁石柱,石阶石栏。奇绝之处在于,四层高的建筑,竟以天然石料为基,全由大小石块垒叠而成,不填任何辅料,近观无大缝隙,远观浑然天成。村南的两层观音阁是于家精工石建之首。上为庙楼下为石洞门,石料方正,做工精细,虽经风剥雨蚀数百载,镌刻痕迹犹新。而依高就低而建的石头四合院几乎集中了于家人的全部智慧。
  读石如读史。相传于家乃明代杰出政治家于谦后裔。于谦一生清廉,子孙也没能富裕起来,却成为沦落异乡的拓荒者、石匠。修梯田、凿石器、盖房屋、建村落,依靠的惟有粗粝而坚实的石头了。时世变迁,于家代代不舍石头王国的营造,磨练了健壮的体魄,养就了憨厚淳朴、崇尚文化的民风。一是人情味重,家家不富裕,但你随便做客谁家,主人都会热情款待;二是尊师重教,再穷也不穷教育;三是文化厚重,于家至今赌风难兴,而盛行唱戏观剧。每逢庙会,大小剧团在这个不大的村子的6个戏台上同时演出。
  市场经济的浪潮波及山里,既要追上时代的脚步,又要守护好这份文化遗产,很令于家人费神。传统的收入是种地,现在靠外出打工,增值空间不大,奔小康也难。于家世世代代除了在旱地里刨金,不知还有怎样发财的门路。看石的游客来了,村里人恍然大悟:敢情石头也能生财。
  村支书于玉怀带领村民倾囊搞旅游开发。去年,于家村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命名为“民俗文化村”,同时“石头博物馆”也落成开放。原汁原味的石头村得以保存下来,很大程度在于于家村的长年封闭。慕名而来的专家提醒:现在搞旅游开发,切切不可忘了保护。毕竟,于家村是我国发现的最完整的石头民俗文物群。
  右图为矗立在于家村村头的清凉阁。
  何伟摄(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于家村石生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