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变味的“义务教育”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05月 -> 变味的“义务教育”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柯菊户 2000-05-30 00:00

变味的“义务教育”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变味的“义务教育”
  柯菊户
  又到初夏。这是面临孩子升学问题的家长们最为惆怅的季节。5月21日,南京市1万余名小学毕业生经过近一个月的外语“恶补”(当地媒体之语),走向外语听力考场去进行残酷的搏杀——争夺南京市外国语学校160个“义务生”的名额。尽管残酷,但这种升学考试还算公平,因此,社会还是能够接受。据说,今年是小学升初中的“大年”,这是当年育龄夫妇们争产“龙子”的结果。如今,“龙子”们终于齐吃“苦果”——面对短缺的教育市场,供求矛盾更加突出。面对“大年”,一些地方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搞“名校放大”,其“放大”的主要办法是,让名校、强校兼并弱校,然后,再把原先的弱校换上名校的牌子,这样,更多的孩子就有了上“名校”的机会,当然,没有人敢说这是糊弄老百姓。引人关注的是,“名校”的本部依然留有少量的初中班,这是纯正的“名校风味”。这种稀缺而紧俏的资源(一定意义上,是人为制造的),清一色地全部只面对市场,直面金钱——不管是学区内的,还是学区外的,没钱免谈,而且,开口就是数万元。
  让一些“名校”依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法尽“义务”时,普遍反映潜力已尽;而能够“搞钱”时,潜力就变得巨大起来。如江苏某地,有的“名校”已经发展到“搞钱”的初中班超过了“义务”班的总量。笔者找到一些“名校”的领导理论,说这样做违背了国家义务教育法,结果,被讥为“幼稚”。言下之意,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教育经济效益是万万不可忽视的,至于尽不尽“义务教育”之“义务”则可以另当别论。但我依然不明白:既然供求矛盾这么大,而公办的名校又有潜力可挖,为什么挖出来的潜力,就只能认钱,而不能尽“义务”?更令人忧虑的是,学校收的钱,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是要分得一杯羹的,还要正儿八经地经过财政、税务的检查等等,一副秉公办事、依法行政的架势。就是没有人去想一想,这钱收得合法不合法!


查看完整版本: [-- 变味的“义务教育”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