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艺术战利品 艰难返乡路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05月 -> 艺术战利品 艰难返乡路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江建国 2000-05-26 00:00

艺术战利品 艰难返乡路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新闻故事

  艺术战利品
  艰难返乡路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如何让艺术战利品完璧归赵,已成为牵动诸多国家民族感情和利益的敏感问题。上月,德俄两国首次互换二战中掠取的部分艺术品,但这仍不预示着这一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已有突破。
  4月29日,在圣彼得堡郊区皇村中的叶卡捷琳娜宫,德俄互换了一批二战中落入对方之手的艺术品。出席这次隆重仪式的,有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德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国务部长?曼。德国把一纳粹军官从该宫琥珀厅中窃走的一块壁面镶嵌和一个精致的柜子交给了俄国,俄国则向对方正式移交了101幅原属不来梅艺术博物馆的铜版画。这件事在欧洲燃起了重新收回被掠艺术珍品的希望。但是,这次互换仅仅是一个个例,并不预示着这个拖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国际重大问题的解决已出现突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一个时期,到底有多少艺术珍品流落他乡?前年,在华盛顿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两位美国历史学家佩特罗普鲁斯和尼古拉斯披露了这样一组数字:仅东、西欧,就有65万件艺术品被劫掠,至今仍有约11万件下落不明;如果按当今价格计算,这些艺术珍品的价值在100亿至300亿美元之间。他们指出,这是有史以来发生在欧洲的最大劫掠行为。希特勒的法西斯德国在其所到之处劫掠过一次,而当德国战败后,战胜国尤其是苏联便成为德国从欧洲各地劫掠的这批艺术品的主人,并连同部分原属德国的艺术品一道作为战利品运回了国,这其中不乏某些军人私下的劫掠行为。1989年,原苏联军官巴尔金在德国公开承认,1945年他在不来梅近郊“没收”了原属艺术博物馆而散失民间的362幅铜版画,外加16世纪德国画家丢勒和18世纪西班牙画家戈雅的各一幅油画珍品,后藏于莫斯科建筑博物馆内。
  在冷战时期,这些艺术品重返故里的问题根本无从谈起,苏联不仅将其秘不示人,甚至否认藏有某些珍品,如19世纪轰动一时的“特洛伊珍宝”。冷战结束后,重新清理二战遗留问题的浪潮席卷欧洲,尤其是当年纳粹暴政的受害者,强烈要求收回他们的收藏。世界犹太人大会代表强调,这等于是“释放最后一批战俘”。1998年12月,46个国家的代表云集华盛顿讨论这一问题。美国博物馆馆长协会提出一个方案,包括12项原则和方针,中心精神是寻找被劫掠艺术品的原合法主人。该方案要求各公共和私人博物馆重新审查来源可疑的收藏品;立即无条件公开所有档案文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交流信息;对有争议的艺术品的归属问题建立仲裁制度,等等。
  一些国家先后通过立法或判例推动艺术品物归原主。例如,英国最高法院判决原属德国哥达博物馆的一幅二战中被掠名画不得拍卖,声明追踪艺术战利品永不失法律追诉期。奥地利也通过了类似法律。1997年,当战后存于阿塞拜疆巴库博物馆、原属不来梅艺术博物馆的12幅名画悄然出现在纽约时,被美国检察部门没收。法国开列出现存于各博物馆的2000件来源可疑的艺术品名单,并为此专设一计算机数据库,以方便查寻原主。阿塞拜疆总统于1999年底将拉斐尔和贝尔尼的两幅作品交还原主人不来梅博物馆。1997年,德国《明镜》周刊总编辑奥斯特查到了本文开头所提到的琥珀厅两件文物的线索,借助经济界的财力将其收购,并予以修复,交还俄国。
  对于这个问题,原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却持另一种态度。1990年至1992年间,俄罗斯同德国签署多项条约,许诺要交还当年从德国带回的艺术品。1991年叶利钦访德时,曾打算把巴尔金提到的艺术品作为“礼物”还给德国。但此后俄议会通过决议,声称二战中一切作为战利品的艺术品都是国家财产,致使其诺言未能兑现。1999年俄宪法法院进一步判决,战利艺术品是对德国罪行的补偿。俄强调,苏联在二战中受害最重、牺牲最大、贡献最多,有权占有敌方的艺术品进行“自我补偿”。今年4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另一次国际会议上,俄罗斯艺术史家科斯洛夫介绍说,在战后盟国管制委员会中,西方盟国对苏联的战争损失本是相当同情的,在对其战争赔偿方面几乎取得一致意见,但拒绝将占有的艺术战利品纳入赔偿范围,甚至拒不透露其数量。科斯洛夫尖锐地指出,把他人的艺术品作为战利品据为己有,是以“犯法行为去惩罚犯法行为”。
  近年来,俄罗斯也出现了呼吁归还艺术战利品的呼声。巴尔金不仅主动承认当年的劫掠行为,而且力主归还这些艺术品。1993年,将上述101幅铜版画窃为己有的匿名老兵,主动将之归还给德国驻俄使馆,但直到今年4月这批文物才获准出境,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然而,当年“缴获”的其它艺术战利品,仍原封未动地收藏在俄各博物馆。此外,还包括现作为独立国家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在二战期间转移到俄罗斯地区的艺术品:基辅著名的米哈伊尔大教堂的壁饰现在俄罗斯的诺夫戈罗德,1936年制成的爱沙尼亚总统礼仪用金项饰现存克里姆林宫武器陈列馆。
  尽管当前要求履行国际法义务,让艺术战利品物归原主的呼声日高,但其返乡之路仍然十分艰难。


查看完整版本: [-- 艺术战利品 艰难返乡路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