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车水马龙聚悉尼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0年05月 -> 车水马龙聚悉尼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学江 2000-05-26 00:00

车水马龙聚悉尼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悉尼奥运系列报道

  车水马龙聚悉尼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学江文并摄影
  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的交通混乱是众所周知的,那是亚城奥运组委会的滑铁卢。悉尼奥运会从人数到规模都将超过亚城奥运: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运动员及随队人员1.56万人,政府官员2500人,技术人员2500人,国际奥委会和各项目委员会官员1500人,记者1.76万人,全部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队伍10万人,再加上数以百万计的观众,这对举办者的能力与水平构成了最大挑战。亚城的覆车之鉴在前,澳州政府不敢掉以轻心,于1997年专门设立了“奥运道路与运输局”,以确保道路的畅通。其实关键是两个问题:一是确保运动员从奥运村顺畅到达外围赛场;二是每天运送数十万观众前往主赛事中心——奥运公园。那么悉尼将怎样迎接这个挑战呢?
  日前,记者来到了运输局的办公室。落座后,新闻官贝克便摊开一份彩色奥运地图,各竞赛场馆的位置远近在图上一目了然。因为28项运动中有15项是在奥运公园内举行,而所有运动员又都集中住在奥运村,所以此图以奥运公园为圆心,像涟漪一样向外一圈圈扩展。从图上看,除划艇外,其他12项运动的场馆都位于距这个中心30公里以内的地段,均在半小时车程之内。进行单人划艇比赛的彭里斯湖则在40公里开外,驾车要40分钟方能到达。运动员在奥运公园内有液化天然气专车运送;记者村距此4公里,也有专车每天24小时穿梭接送。另一张奥运交通图,标示着为观众服务的13条专用车路线,从全城四面八方向奥运村辐辏。
  据估算,整个奥运会期间,要运输3100万人次,奥运公园高峰日的观众将高达50万人。因此,运输局规定,比赛期间,观众全部使用公共交通。奥运公园内修建了火车站,3.5公里的环形铁路与市区地铁线相连,火车24小时运营,每小时客运量为5万人。附近的地铁线上还分布着数个车站,奥运公车在车站和奥运公园间实行穿梭接送。此外,还开辟了从这些外围站到赛场的步行路,供步行者和骑自行车者使用。
  悉尼奥运的另一大举措,是从外地调集了3800辆公共汽车。这些车将行驶在辐射全城的那13条专线上,每小时运量也达数万人。至于不住在奥运专线附近的观众,运输局也想到了。在13条专线的主要车站附近,辟出了十数处庞大的停车场,观众可驾车前来,将车停在这里,再搭乘专线车。观众只需出示赛场门票,乘坐专线车便全天免费,包括到市区观光游览与娱乐,有效时间可直到翌日清晨4时。另外,运输局还在赛场外围地区实施禁行令,只给区内的工商业主和社区居民发通行证,其他无关车辆严禁驶入与停泊。奥运专线的路边取消原有的停车泊位,以确保奥运公车线路畅通无阻。
  位于悉尼湾顶端的奥运公园,虽处于市中心,但悉尼真正的商业、政治和文化中心,位于其下游19公里处悉尼湾的蜂腰部位。这里,北枕雄浑的海湾大桥和秀雅的悉尼歌剧院,南临唐人街和中央火车站,是个五六公里长、二三公里宽的长方形,左右两侧夹于海德公园和达令港之间。这里车水马龙,高楼如堵,是个行车极困难的迷宫。但拳击、剑术、柔道、摔跤和排球又都在达令港举行,是奥运的第二大赛事中心。为缓解交通堵塞和便于游客观光采购,运输局规定,比赛期间,除位于其内的单位与居民持证可入外,其它各种公私交通工具只能开到长方形的边沿为止。这一区域内设了公车环行线,人们可从周边上车。此外,沿达令港四周,既有高架单轨游览车,也有轻便火车擦边而过,并专门为来自奥运村的运动员安排了轮渡,他们在歌剧院下船,可参加三项全能赛;在达令港下船,可参加排球、击剑等赛事。
  再有,人们还可选乘出租车。在赛场附近,设有街边临时停车处,但上下车后出租车要马上开走。这样的泊位在达令港边缘有4处。由于达令港就位于市中心一侧,人们多可步行前往。
  采访结束时,贝克告诉记者,奥运公园已举办过两次大型展览和数次国际性大赛,两年中前往观赛与游览的人数达360多万,交通运输经受住了实际检验。他热情地表示:“我们欢迎中国的运动员和游客前来参赛和观光,在悉尼的车费我们就分文不取了!”
(附图片)
  形若毛毛虫的奥运村火车站


查看完整版本: [-- 车水马龙聚悉尼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