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1年08月 -> 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古平 2001-08-31 00:00

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

第3版(国际)
专栏:

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
——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举世瞩目。在此情况下,研究中国腾飞的经验,推测中国发展对亚太乃至世界会产生何种影响,这是正常的。世界普遍认为,中国是维护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发展,有益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稳定与繁荣。但也有人以阴暗心理揣度中国,认为中国强大了就会成为“威胁”,必须动员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遏制。
  人们注意到,最近美国五角大楼在《2025年的亚洲》这份报告中强调,中国将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益的最大威胁,美国若要继续在南亚和东南亚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须解决在这些地区没有前沿作战基地的问题,还必须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联盟以约束中国。为此,美国已经作出将其军事战略重心从欧洲移往亚洲的计划。与此同时,有人提出在亚太地区拼凑“小北约”,对中国编织包围圈。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曾将中国确定为它的“战略竞争对手”。还有人直言,美国搞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美国这样对付中国,令人不能不对亚太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感到忧虑。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8年访华前曾说过大意如此的话:中国如何展示其伟大是未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说克林顿话出有因,则另一方面,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同样是未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直接关乎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如果美国能以开放的胸襟看待中国的发展,真正认为中国的发展符合美国的利益,就会给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带来稳定发展的前景;而如果美国执著于冷战思维,恶意看待中国的进步,那么两国关系就会平添许多麻烦,亚太地区就会平生许多紧张。
  中国发展亚太受益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势头迅猛发展,各国经济凸显休戚相关、共存共荣的性质。中国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稳定并日益扩大的商品与投资市场,为亚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8.3%,在此期间,中国外贸扩大了约22倍,世界排名从开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9位。198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仅为546亿元人民币,而到2000年则猛增到4743亿美元,其中进口2251亿美元。据新加坡经济学家的统计,在中国的进口总额中,亚洲地区占有36%以上。美国作为亚太国家,在过去20年间同中国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8%以上,中美两国互为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之间的贸易额在1990年为118亿美元,而到2000年则扩大到745亿美元。今年1—5月,美国对华出口1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9%。中国外贸进口给包括美国在内的亚太国家带来多少实惠,这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外贸,中国能源、交通、电信、环保等方方面面的庞大需求和对外开放政策,也为外国资金的投资提供了宝贵机遇和广阔天地。20多年前中国年均利用外资不到20亿美元,而到2000年却达407亿多美元。如今,美国在华投资企业项目3.2万多个,合同金额630多亿美元,实际投入310多亿美元。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半数以上在华都有投资,保险、银行、商业等服务业也进入了中国市场。投资赢利,引资受益,双赢形势滚动发展。此外,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产生了积极的连带效应,亚洲其他国家引进外资也在强劲增长。
  还要指出的是,中国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总体已达小康水平。在一个人口接近13亿的大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祥和,从难民潮和跨国犯罪的国际背景来看,中国的发展对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负责大国举世公认
  中国如何表现自己的伟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负责任的大国。这是举世公认的。
  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政府就倡导各国之间实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中国同所有邻国恢复或建立了正常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被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准则。这是中国为维护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出发,中国对国际争端向来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而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寻求妥善解决。中国已经同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麻烦问题,划定了边界。对有争议的领土,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样合情合理的主张。
  对待历史问题,中国强调要顾大局,向前看,这个大局就是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苦难,但是,为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提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对日外交方针,致力于同日本建立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毅然通过双边和多边方式及时向危机受害国提供力所能及的财政援助。与此同时,为了分担受害国遭受的压力,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受害国尽早摆脱危机、走上经济复苏道路产生了积极效应。
  中国在对外交往中说话算数,守信践诺,言必信,行必果。为使回归后的香港、澳门继续保持繁荣稳定,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和“港(澳)人治港(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最近,最后一任香港总督、现任欧盟对外关系事务委员彭定康对中国“一国两制”实施情况予以充分肯定。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向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也认定中国恪守了让香港保持高度自治的承诺。在澳门,也是同样的形势。
  总之,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它在亚太地区发挥的重要稳定作用是无可否认的。
  冷战思维应予摈弃
  如何面对正在形成中的世界新格局,如何在新世纪中把人类引向和平、合作和共同繁荣,这是各国政治家、特别是大国政治家必须思考的课题和承担的责任。遗憾的是,在美国,有些政治家的思想中有太多霸权意识和冷战思维的遗留,其言其行不断在亚太地区引起不安和担忧。
  他们的霸权意识和冷战思维有种种表现,例如:
  一、美国独大、应在世界上领导一切的自负。美国的这一心态导致了国际行为中的单边主义,在新世纪第一年受到普遍批评。
  二、强调美国道德优越,称美国是世界民主价值的捍卫者。事实上,任何价值都只能在特定社会文化系统内发挥功能,不能强行移植。美国模式在世界上一些地方强行套用,结果都是失败的。美国的这一态度被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士称为“道德帝国主义”。
  三、过时的地缘政治思想。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在寻找所谓“战略对手”。在欧洲,美国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在亚太地区,大力强化双边军事同盟,拟议亚太“小北约”计划。
  四、对绝对军事优势的狂热追求。冷战之后,美国在世界上追求绝对军事优势和绝对安全的欲望大为膨胀。上世纪末在海湾和科索沃发动的两场战争,使美国对高技术军事手段更为崇信。NMD和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等计划的提出,正表现了美国某些决策者的这种心态。
  五、在国际关系中无视经济全球化等新趋向,坚持陈旧的零和游戏规则,一心谋取胜者全得、赢家通吃的局面。
  总之,美国某些决策者的思维方式十分陈旧,既缺少全球性大国的责任感,也缺乏对今日世界时代特征的正确把握,他们一心要当比别人枪更多、手更快的牛仔。
  最近,美国《外交政策聚焦》杂志刊登格什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事实驳斥了“中国威胁论”一类说法,并明确指出,“亚洲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危险依然是美国单边主义死灰复燃和美国对该地区政策军事化”,这可谓一言中的。
  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这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合乎逻辑的结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目标非常明确:一是中国自身的稳定和发展,二是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三是与亚太各国开展对话与合作。中国强调,在谋求地区安全合作时,要承认和尊重本地区多样性的现实,主张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模式、价值观念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是毫无根据的,但这一虚幻想象具有一种预言自动实现的性质,因而是危险的。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人民的勤劳刻苦和聪明才智举世著称。100多年惨遭帝国主义侵略、瓜分、奴役和蹂躏的经历,更激励了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意志。中国的发展当然不能摆脱外部条件的影响,但外来因素并不能左右中国的命运,中国的发展取决于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已经找到并走上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当年的封锁、围困和打击没有遏制中国的发展,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特征的今天,已经奠定坚实发展基础的中国,腾飞势在必然,这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
  美国前驻华大使普理赫说,“一个崛起的中国是无害的”,“想围堵中国是错误的”。应当说,在美国,像普理赫这样的有识之士不乏其人,他们都认为,中国的发展有益于亚太的稳定与发展。如果美国决策者也能有这样的认识,则不仅对中美两个国家是幸事,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也是幸事。


查看完整版本: [-- 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