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跃跃欲试 再领风骚——记发展创新中的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1年02月 -> 跃跃欲试 再领风骚——记发展创新中的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洪岩 张晓平 2001-02-01 00:00

跃跃欲试 再领风骚——记发展创新中的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第1版(要闻)
专栏:

  跃跃欲试 再领风骚
  ——记发展创新中的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洪岩 张晓平
  在迈进新世纪的时候,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传来喜讯:2001年1月,外商投资过亿元。这是继去年经济全面增长后取得的新进展。2000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完成财政收入6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在江苏省级以上开发区中综合评比名列第一。人们惊叹常州是江苏开发区中跃出的又一匹“黑马”。
  转变发展思路加强班子建设
  记者乘车参观常州高新区,在30多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内,一片片被规划好的土地上正兴建着新的企业,新建道路两旁的树木正在移植。目光所及,处处是繁忙的景象。开发区的同志说,2000年开发区有56家企业竣工投产,有100多家企业在动工。
  谈起高新区近两年的快速发展,常州市委书记虞振新却十分清醒,他说:“这是低水平的增长第一。”
  记者问:“怎么讲?”
虞书记说:“成立于1992年的常州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但由于领导班子出了问题,走了一段弯路,一度搞成了‘贸易区’,搞偷税漏税,债台高筑,使曾经轰轰烈烈的开发区沉寂了,以至好几年内变得无声无息。”他强调:“靠违法违纪、偷税漏税,什么时候也建不起真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市委及时调整领导班子,制裁了犯罪分子;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发展高新技术。”
  新班子成立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强了。面对兄弟地区的飞速发展,新班子感到了无形的压力,他们认识到,常州几年的徘徊已经错过了许多良机,与苏州、无锡等地拉开了距离,必须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常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源金回首往事痛心疾首:那时去台湾新竹高科技中心举办招商活动,台湾的客商站在展台前问:“常州在哪里?”
  这句话,让常州开发区的工作人员臊红了脸。这句话,也给开发区的全体干部群众加了动力。“要把常州的知名度打出去,要把常州建设成真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新班子痛下决心,深深感觉到了肩上的重担。
  加大招商力度发展高新技术
  开发区的新班子上任后,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理清发展思路,修正了新区的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到常州作为长江中下游城市如何发挥优势;开发区也是常州城市的新区,是城市发展的基点;如何发展高新技术、改造老工业,也是新区的任务之一。于是加大开发力度,加快发展成为新班子思考的主要课题。
  他们把招商引资看作是开发区的“生命线”。为此专门成立了招商局,强化专业队伍,集中精兵强将,赴美国、欧洲、台湾等地跟踪项目,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每年都有大批新的企业到开发区投资建厂。
  他们认识到,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应该姓“高”和“新”。
  前年,瑞典爱立信公司准备从上海去南京考察投资环境,开发区的招商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想方设法要把他们请到常州。经过一番软磨硬泡,外方的考察人员答应中途抽半小时到常州看一看。
  这一看,还真看出了名堂。优美的环境、优惠的政策、高素质的人才,马上吸引住了瑞典的客人,半小时的走马观花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们临时决定在返回途中再次来常州考察商洽。就这样,一段小插曲给常州高新区带来了一项大的投资项目。
  开发区内的华源雷迪斯是一家生产瓶级聚酯的外资公司。为了保证该公司原料的供应,让他们在开发区内扎下根来,管委会决定专门在常州港为他们修建配套的化工码头,同时还专门为公司疏通了门口的运河,使原料可以从港口直达厂区。几乎每个招商进来的企业背后都有这样的小故事。
  一个个凤凰飞来了,落户了。近两年,开发区已先后引进了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近10家国内大型上市公司。高新区以前引进500万美元已算重点项目,而2000年水涨船高,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就有7个,超过3000万美元的已有5个。据管委会的同志透露,今年已经有上亿美元的投资开始进行商谈。
  在发展过程中,他们着力要突出“高新”。建立一个8平方公里规模的高科技园区,就是经过横向纵向比较以后重新思考的结果。他们专门从台湾新竹高科技园区请来工程师帮助设计规划园区建设。并着力把专题园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的突破口,通过开发建设电子工业园、常州软件园、乡镇工业园、江边化工区、环保产业园等八大园区建设,将现有工业向各专题园区集聚,逐步实现以高新区和滨江工业区为集聚辐射区,以通江大道为主轴,配套若干个专题园区的合理的工业空间布局。新区管委会的同志告诉记者,今年的常州高新区将建设电子工业园、环保产业园、托普软件园等一批重点基地。
  创新管理机制提供优质服务
  要使外商看上眼,留下来,扎下根,就要靠开发区的优质服务。俗话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在开发区,我们走访了几家外资企业。外企的工作人员连连伸出大拇指表示,他们对开发区提供的服务非常满意,2000年是“零投诉”。
  开发区的同志说,真正做到“零投诉”谈何容易!他们曾经像消防队员灭火一样到处解决客商遇到的各种困难。前年刚刚在高新区落户的日本普利斯通公司,因为常州市属个别管理单位的重复检查和服务不到家,向管委会提出投诉,并表达了撤资的意向。开发区马上出面反复协调,解决问题。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个月他们都会碰到。
  如何从机制上下功夫,让客商没有后顾之忧?1999年初,常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开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所谓“封闭式”管理,就是市委市政府委托开发区管委会全权管理,其他市属部门不得无故进行干预。此举使高新区管委会的服务协调能力大大增强,使企业可享受到最便捷、最高效的服务,同时也封住了一些部门的乱检查、乱收费、乱评比,给企业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留住了企业的心。
  瑞典卡特门-瑞福公司对“封闭式”管理有很深的体会。据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前年7月刚刚投产,年产值已达4.5亿元人民币。人力资源部经理丁春燕告诉记者,他们在高新区投资,一直得益于“封闭式”的管理。这里不但没有外界的干扰,而且管委会工作效率高,有问题能够得到迅速解决。如今该公司二期工程43亩土地的厂房建设规划已经列入了日程。
  管委会还主动沟通协调,赢得了海关、商检、外管等部门的支持,由他们派员进驻开发区办公,并将区内所有事业单位和中介服务机构集中于一幢服务大楼办公,真正做到了“一幢楼办公,一门式服务,一枝笔审批”,大大方便了投资者,受到了投资者的普遍好评。
  面对取得的成绩,常州市的领导并不满足,他们总是在横向比较中寻找差距。虞振新说:“我们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其实跟美国的硅谷和日本的筑波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即使与北京、上海等国内一些先进的高科技开发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我们没有骄傲的理由。我们只能更加努力。”


查看完整版本: [-- 跃跃欲试 再领风骚——记发展创新中的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