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禁毒任重道远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1年11月 -> 禁毒任重道远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温宪杨讴徐学良 2001-11-28 00:00

禁毒任重道远

第7版(国际)
专栏:禁毒边关行

禁毒任重道远
本报特派记者温宪杨讴《环球时报》特派记者徐学良  
  为期8天的禁毒边关行采访活动在有着“西南国门”之喻的畹町市画上了句号。畹町是中国最小的边境城市,市区人口仅约5000人。但就是这道边关曾在上个世纪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声名显赫:在日军封锁了中国所有的出海口后,畹町一度成为中国唯一的陆路国际交通要道,国际反法西斯阵营许多援华的物资从这里运入内地,几十万中国远征军有不少是从这里出境远赴异国驱逐日寇。
  畹町是美丽的。在距畹町边关不远处的一个傣家竹棚内小憩时,记者看到四周青山绿水,一丛丛高扬的凤尾竹在黄昏中愈显翠绿秀美。“这里距中缅边界只有200米,”畹町市公安局局长施学志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山水说道,“那里就是缅甸的九谷镇。”
  一提九谷,记者的心中一沉,眼前的美景顿时失色:近年来,九谷已成为一个较大的毒品集散地,一些国际贩毒集团正是通过九谷向我国境内不断渗透,毒品的魔爪正日益猖獗地危害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今人类社会。目前,毒品贩运已涉及170个国家和地区,134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毒品滥用问题,全世界共有1.8亿人吸食各类毒品。在“金三角”地区毒品向我国加紧渗透的背景下,毒品对中国的危害已从单纯过境转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国内毒品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00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86.1万人,其中滥用海洛因者达61万人,涉及毒品问题的县、市、区计2084个。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日益严峻的毒品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亲眼看到,为了消除毒品这一人类社会的毒瘤,一大批中国缉毒公安干警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着,记者所见到的许多缉毒干警不愿意多谈自己传奇般的经历,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冒着生命危险与国际贩毒集团进行你死我活的较量。中缅警方今年4月联手在缅甸境内木姐市抓获大毒枭谭晓林后,谭晓林国际贩毒集团在逃成员丧心病狂,竟开价200万元对德宏州公安局局长杨余进行生命威胁。这位被称为“传奇人物”的老公安不为所动,并将自己的女儿杨钦钦送到了同样是每天都在与贩毒集团做斗争的木康边防检查站。今年8月,杨钦钦值勤时查出了一起数量为1000多克海洛因的贩毒案。此次带领记者在德宏地区采访的州公安局禁毒支队官员张艾虎是位烈士子弟,他的父亲就因缉毒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张艾虎继承父亲的未竟事业,多年来一直在缉毒第一线与国际贩毒集团斗智斗勇。自今年10月初,德宏州公安局副局长杨常林先后赴缅甸、老挝为禁毒国际合作事宜奔忙,随后又赶往广西处理一起贩毒大案,一晃近两个月没有回家。“这样的事太多了!”云南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官员雷剑波感叹道。
  禁毒工作是一项造福人类的事业,中国为此项事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为彻底消除毒源,中国不仅早已实现了境内毒品禁种,近年来还不断通过国际合作帮助缅甸、老挝等邻国发展替代种植和替代养殖。以缅甸为例,在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缅甸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云南省近年来在缅北地区投资3亿多元,帮助当地发展替代种植各类经济作物2.5万公顷,这等于每年减少的毒品生产量数以百吨计。中国在禁毒工作中取得的突出业绩和不断加强禁毒国际合作的真诚意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深深感到,彻底解决毒品问题,既非一国之力可为,又断然难以一蹴而就,已经取得成效的替代种植等举措仍需辅之以与时俱进的政策机制加以巩固和发展。中国的禁毒大业仍然任重而道远。(附图片)
  位于云南德宏州银井的中国边防检查站。银井是典型的“一寨两国”之地。
  本报记者温宪摄


查看完整版本: [-- 禁毒任重道远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