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面对数字鸿沟 我们如何跨越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1年02月 -> 面对数字鸿沟 我们如何跨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钟秀斌 任建民 2001-02-24 00:00

面对数字鸿沟 我们如何跨越

第5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本期聚焦

  面对数字鸿沟 我们如何跨越
钟秀斌 任建民
名词:数字鸿沟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通过信息技术和创新能力创造的新经济,仍然是一种富国现象。发达国家在知识集中的过程中,通过创造优势夺取全球市场份额,进行大规模产业重组,来获取先行者利益;同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信息贫困中,由此形成的差距就是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的不均衡,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
随着信息时代的产业格局以及全球化分工逐渐分明,而不均衡发展造成的数字鸿沟问题也逐步凸现,引起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高度关注
对于日益突现的数字鸿沟现象,我国政府早就给予高度关注。尤其是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深刻地指出,数字鸿沟现象的背后蕴含着新的南北差距、社会分化和地区分隔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这一问题,消弭数字鸿沟,促进和平与发展。
2000年9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强调,必须增强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能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日益拉大的数字鸿沟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水平上存在极大差距,这必然致使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体现人类智慧和创造精神的先进科技,应该在全球范围内用于促进和平与发展,造福各国人民。
2000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数字鸿沟的出现和不断扩大,使得南北发展差距有增无减,世界经济有可能因此而出现新的失衡。
2000年11月12日,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在第十二届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上,对可能出现的数字鸿沟的关注,指出“为了应对全球化挑战和缩小各成员的数字鸿沟,必须在APEC成员体内加强在人力资源和科技方面的合作”。
2000年11月16日,科技部部长朱丽兰的文章指出,目前世界科技活动的80%以上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不断扩大的数字鸿沟,正在使占世界人口近半数的低收入国家远离世界经济的主体。
2001年1月12日,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奎在第二届全球化论坛上指出,经济全球化应该是大国与小国、南方与北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享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少数富裕国家与大多数贫困国家不断消灭数字鸿沟的平等的经济全球化,是不断缩小世界贫富差距的经济全球化。
积极推进
面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弥合数字鸿沟。
2000年8月21日,江泽民主席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战略是: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首次强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市场需求,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的确,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工业基础薄弱,信息需求不足,是制约数字鸿沟缩小的客观历史障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脱离工业化的信息化,会由于缺乏基础而失败。中国在缩小数字鸿沟过程中,特别注重将解决问题建立在稳固的工业和农业基础之上。
针对这种形势,中国采取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的方针,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双重任务:第一,必须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迎头赶上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第二,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结构和素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以信息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工农业及第三产业等各行各业更加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消除误区
人们对数字鸿沟现象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人从纵向角度,比较乐观地认为,数字鸿沟现象在中国正在缩小。而有人通过横向比较,严肃地指出,数字鸿沟正在进一步拉大。
不过,如果从整个国家的角度和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危机意识却是最关键的问题。不少人误以为在信息化进程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其实,在传统大环境上,中国不仅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落后了几十年,而且差距还在以加速度拉大。但目前有危机感的人还不多,盲目乐观者只是看到了网民数量增长比美国还快、手机年销售量是第一等等表面现象。
有关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忽视数字技术的力量将大大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这些国家而言,最大的风险存在于政府和企业向数字技术转移的过程。互联网只是工具,并不是灵丹妙药,开放市场、打破电信垄断、加强教育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发展中国家如果在互联网时代没有追赶先进国家的话,那责任一定在自己,而不在互联网技术本身。
背景:鸿沟数字
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的15%,却占了整个因特网用户的88%。
在南亚,少于1%的人可以上网,尽管它占了世界人口的近1/5。超过80%的世界人口还未曾拥有电话。
纽约市拥有的电话用户超过了整个非洲大陆的数量;曼哈顿的电脑主机比整个非洲所拥有的数量还要多。(附图片)
左图:西藏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近日在拉萨建成开放,这个多媒体阅览室共配有20台电脑。 新华社记者 土登摄
拉萨有了电子阅览室


查看完整版本: [-- 面对数字鸿沟 我们如何跨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