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特别要听得进逆耳之言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1年02月 -> 特别要听得进逆耳之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田力夫 2001-02-27 00:00

特别要听得进逆耳之言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特别要听得进逆耳之言
田力夫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特别要听得进逆耳之言,容得下尖锐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一要求针对性强,意义重大,各级领导干部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所谓逆耳之言,就是指那些不中听、不顺耳却包含真知灼见,能够促人警醒的话。就人性的一般特点而言,谁都不愿意听逆耳之言。但是,作为社会中人,又有谁能避得开逆耳之言呢?能不能听得进逆耳之言,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个修养问题,所影响的不过是个人之成长与进步;但对于领导者来说,则是关乎领导工作成败乃至整个事业兴亡的大问题。纵观历史,许多王朝的灭亡都与统治者听不进逆耳之言密切相关。从周幽王到殷纣王,从秦二世到隋炀帝,莫不如此。与之相反,一些开明君主则往往能够虚心求谏,真诚纳谏,从而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进步。可见,领导者要听得进逆耳之言,是执政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的一个基本总结。
  为什么领导者“特别要听得进逆耳之言”呢?从根本上说,这是实施正确领导和决策的需要。任何领导者要实现自己的领导目的,必须保证决策的正确。而正确的决策来自对各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对形势的正确判断。这些条件,决不是领导者个人所能同时具备的。正如古人所说,“一人之耳目有限,思虑难周,非集思广益,难以求治”。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全面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逆耳之言。逆耳之言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能够帮助领导者全面了解并掌握真实情况,努力避免由于“报喜不报忧”造成的情况不明、信息失真等问题;克服在特定环境里容易形成的比较僵化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有利于领导者“兼听则明”,做出正确的决策。毛泽东、邓小平都曾讲过,治理国家最怕的就是“鸦雀无声”。“兼听则明”是实施正确领导的基础。如果人人都拣领导者爱听的话来说,而没有逆耳之言,那么领导者能“兼听”什么?没有“兼听”,又有何“明”可言?
  在今天,听得进逆耳之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领导者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领导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关系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这就是说,公民在任何领导者面前都有讲“顺耳之言”和“逆耳之言”的权利,而不管你是不是爱听。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面对越来越多必须加以认真应对的挑战和更深层次的复杂问题,需要广大干部“察纳雅言,以诹善道”。“敢讲话”,是当今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社会进步的可喜标志。领导者应该珍惜这一社会进步,努力改善领导艺术,提高领导效率。如果对下级和群众的“逆耳之言”听不进,或者利用权力进行压制、打击,那么,就在事实上丧失了做领导者的资格,早晚会被人民群众所唾弃。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作风,其中就包括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不论对下级、对群众,还是对民主党派、外国朋友,我们一直提倡讲心里话,虚怀若谷,闻过则喜,从善如流。即使是尖锐批评、逆耳之言,也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听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共产党人,我们必须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因人废言,也不因言废人,以做好我们的工作为中心,努力挖掘各种声音中的积极成分,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广纳群言,以收众益”,使我们的事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查看完整版本: [-- 特别要听得进逆耳之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