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拯救“地球之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1年02月 -> 拯救“地球之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潘开亮 2001-02-27 00:00

拯救“地球之肾”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环境扫描

  拯救“地球之肾”
潘开亮
当人们日益关注自己的肾脏、想尽办法“补肾”的时候,却忽略了维系自然平衡的“地球之肾”——湿地正在遭受破坏。在前不久第五个世界湿地日,专家学者向公众发出呼吁:要像保护人类自己的肾脏那样,保护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等,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防止自然灾害等多种功能,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分布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目前我国湿地消失和退化极度严重,湿地生态系统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湿地面临的各种威胁已经成为我国生态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而湿地的缩减和破坏,又造成生态灾害日益频繁。近40年来我国已有50%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湿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威胁生态系统平衡,海岸带湿地开发秩序混乱,布局不合理,近岸海域的污染和赤潮等使海岸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全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的污染和富营养化已成为公害;大江、大河上游水源涵养林遭到过度采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湖底淤积,湿地面积不断缩小,长江中游河湖的快速淤积与天然湿地的过度开垦,直接对调蓄防洪带来很大的隐患。
  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在今天,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脆弱性仍未得到公众以及一些管理者的认知和重视。人们在开发利用湿地过程中,忽视了对湿地的保护,导致湿地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不断增长,湿地资源在得不到正常休养生息的情况下,变得日益脆弱。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严重威胁仍在进一步加剧。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环境。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生态建设十分重视。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74处,保护面积约为1600万公顷。由国务院湿地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牵头,外交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等国务院17个部门共同参加并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湿地国际支持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也已公布实施。但我国的湿地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专家学者们呼吁,目前,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各级领导者认识湿地的重要性和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制止垦荒等人为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健全协调机制,发挥整体效益;尽快出台专门的关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保护湿地资源;深入开展湿地调查和监测,加大对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演替规律的研究力度,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查看完整版本: [-- 拯救“地球之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