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树是俺的娃”——记全国绿化劳模杜过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1年03月 -> “树是俺的娃”——记全国绿化劳模杜过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何伟 2001-03-31 00:00

“树是俺的娃”——记全国绿化劳模杜过秋

第1版(要闻)
专栏:

  “树是俺的娃”
  ——记全国绿化劳模杜过秋
  本报记者 何伟
  绿化秃山1000亩,植树5万棵,磨坏了150多双鞋、50多把镐。这就是全国绿化劳模杜过秋,在嶙峋险峻的太行深处独居18年,用汗水育出的绿色篇章。阳春三月,记者到革命老区河北省赞皇县,慕名追访他的踪迹。
  情系树娃
  汽车钻进重山紧锁的太行,记者爬过积雪皑皑的山岗。山阴处的石头小屋里迎出了68岁的杜过秋。粗粝的双手,握着像锯,深刻的皱纹,望着像山沟沟。客人的出现让老汉喜出望外,唱起自编小调,在空寂的山谷回荡。
  山上,他的小石屋四壁漏风,地上虫鼠穿梭。山下,他的一排瓦房四季如春,儿孙绕膝,可他一人在山上一住就是18年。他说离不开是因为他的“娃”——高高矮矮的5万棵毛白杨。杜过秋对“树娃”的呵护无微不至。柿子洼的冬天,风像刀,雪封山。他用草秸给小树裹住,说是给“娃”穿上了草裙,再用木条给树支上一副“拐杖”。春天,倒春寒袭击苗圃,他用秫秸、荒草在山风口扎起一道挡风墙。夜里,他给树苗披上塑料衣、门帘、棉被。有时不小心碰破了小树一点“皮肉”,他会从棉裤里抽出棉絮给“娃”包扎好。为了怕与“树娃”争养分,他不肯在树下种五谷杂粮。
  前年,他应邀出席中央电视台“农村改革开放20年文艺晚会”,节目主持人问他此时最想什么,他答:想我的“树娃”,出门两天了,放心不下啊。这段山属片麻岩地质,除了枝枝蔓蔓的荆棘,树很难活。这使得他在有生之年要实现绿化家乡的梦想,必须满负荷劳作。树要栽下去,还要活下来,并且长成材,付出的艰辛是通常的数倍。刨坑难,找土难,浇水更难。天亮第一桩事就是下山挑水。一般每天担60担水,在崎岖险峻的小道上往返60次。算下来18年,等于绕地球一周半。鞋就是这样跑烂的。
  杜过秋一人在山里过着近似原始人的生活。生活很艰辛,也很寂寞,但只要他看到树一天天高了,山一点点绿了,心里就分外满足。自编自演的地方戏曲该是他心迹的流露:“党的政策就是好哇/叫我家承包了一座荒山/这一条沟沟是枣树/那一个洼洼是梨树/还有那毛白杨一大片呐……”
  树救过咱的命
  1970年冬,杜过秋的父亲弥留之际,给4个儿女留下了一份特殊遗产:柿子洼约20公顷的一片林。叮嘱再三:不能再胡砍乱伐了,保住树就保住了命。
  60年代闹灾害,刘家沟的村民们吃棉花壳、玉米芯,在饥饿的生死线上挣扎,杜家用自家的黑枣面救活了濒临死亡的全村父老乡亲,救命树的经历深深烙在杜过秋幼小的心灵上。越是担心的事越要发生。70年代,垦荒砍伐修水库,把500多棵枣树、2000多棵杨树一扫而光。
  杜过秋好不心疼!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进了深山。4公顷的自留山分到杜过秋家。背上干粮、扛起镐头,一家5口先到老人坟头磕个响头,奔上了光秃秃的承包山。不过3年,自留坡就郁郁葱葱了。
  让子孙乘凉
  “爸,你走俺爷的路,做子女的不反对。可你知道不,最绿的是咱家,最穷的也是咱家。”那天,父子俩坐在山头,看到邻家靠果树富裕,大儿子憋不住了。原来,杜家植的都是经济效益不高的生态林,老百姓的话是“不下钱崽”。有人出点子,把沟里的几块平地栽上山楂、苹果、葡萄,不出5年就大发了。杜过秋反问:“我在山上种经济作物,谁给山下保持水土?我这一辈穷点,下一辈就会富起来。说我傻,我是算大账哩。”赞皇县发了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大水,许多山体滑坡、泥沙俱下,一片狼藉,柿子洼流出的却是清水。老汉的水土保持观得到验证,有关部门也在推广山林水田路的开发经验。
  种了一辈子树,还是穷,吃救济粮,穿救济衣。河北省林业系统省市县三级匹配资金,给这位“太行绿化新愚公”在山腰阳面盖了一座新砖房。逢年过节,上级部门送钱送物,鼓励他把荒山绿化到底。有人劝他:国家也不缺你这几棵树,下山享几年福吧。县领导也表态:只要老人愿意,现在就送他进养老院。他却拗着说,俺现在还能干哩。
  下山前,记者问他有什么打算?他答:现在腿脚还硬实,再植树1000亩。等到种不动了就看树,等到看不了了,就把山林捐给国家。(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树是俺的娃”——记全国绿化劳模杜过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