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二十年炼成“火眼金睛”——北京大学研制开发指纹识别系统纪实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1年03月 -> 二十年炼成“火眼金睛”——北京大学研制开发指纹识别系统纪实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贾西平 2001-03-31 00:00

二十年炼成“火眼金睛”——北京大学研制开发指纹识别系统纪实

第5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二十年炼成“火眼金睛”
  ——北京大学研制开发指纹识别系统纪实
  本报记者 贾西平
  深圳皇岗口岸是通往香港的货物口岸之一,30个大型车道每天来往几千辆大型货车,非常繁忙。往常通关排队就是令人头痛的事。但是,最近这里发生了变化,货车司机通关都不用下车,只要面向摄影机镜头,将手指伸出,在一个小小的仪器上轻轻一按,就可以顺利通关了。是什么高技术使得通关变得如此简便?这就是北京大学程民德、石青云二位院士研制的北大指纹自动识别系统。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利用人的指纹特征,通过特殊的光电扫描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活体指纹进行采集、分析和对比,自动、迅速、准确地鉴别出个人身份,系统由活体指纹采集仪、图像板、计算机及指纹自动识别软件、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组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预先建立了指纹数据库,人只要将手在采集仪器上轻轻一按,仪器就采集到了指纹,再自动地将这个指纹与库中的指纹进行比较,很快就可以验出被检人的身份。
  1996年,杭州出现了震惊全国的几宗大案。其中一例是珠宝店被盗,价值60多万元的鸡血石不翼而飞。杭州市公安局将采集到的罪犯指纹,用北大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判别,迅速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正当窃贼得意洋洋之际,公安干警从天而降,仅仅几个小时就破了案。
  早在70年代末,北京大学就开展了指纹自动识别的研究。1979年,程民德教授招收了一名硕士研究生,程先生为研究生出的题目就是指纹分类。几乎与此同时,石青云教授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在美国工程院院士、模式识别创始人傅京孙的指导下工作。从美国回来后,基于对国际先进学科的了解,石青云建议搞“图像数据库理论方法研究”,此时程先生的研究生已经毕业,开始读博士学位,于是石青云教授就参与指导研究生,开始了对指纹自动识别的研究。
  所谓指纹,是指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的纹线。一个指纹所包含的特征含量大约相当于一部20万字的书所带的信息量。每一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哪怕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姐妹。1985年,在石青云主持下,他们提出了直接从指纹原图精确计算纹线局部方向和所考虑数字点处纹线不可定向性程度的指纹识别理论。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他们实现了指纹自动分类、定位和形态、细节提取以及指纹自动匹配的新颖算法。正是这套全新的算法,大大增强了指纹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使系统精度和响应时间达到了较高水平。1992年,石青云教授用此项技术在美国获得的165万美元,支持北大创办了北大指纹电子公司。
  不久,这个项目被列为国家“八五”计划攻关项目,承担公安部下达的攻关专题:大容量指纹自动系统。在攻关中,北大指纹电子公司与上海市公安局合作完成了21万人的按印指纹库。这套系统建成后,当年就直接破案300多起。目前这套系统已经趋于成熟稳定,指纹提取更加便捷,在浙江、湖北、安徽、陕西、四川、宁夏、云南、广西、内蒙古等地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浙江省通过指纹系统破案近3000起,带破12000多起。1995年,北大推出第二代指纹识别系统,已成功应用到社保、银行保管箱、指纹考勤等领域。2000年,北大高科重组上市公司深安达,为北大指纹电子公司注入4500万元,大力推进指纹识别系统的产业化。由北京大学率先研究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经过20年磨砺,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令犯罪分子丧胆的高科技利器。


查看完整版本: [-- 二十年炼成“火眼金睛”——北京大学研制开发指纹识别系统纪实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