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让尘封千百年的档案走入我们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资源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1年04月 -> 让尘封千百年的档案走入我们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资源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卢新宁 郭红 2001-04-30 00:00

让尘封千百年的档案走入我们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资源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让尘封千百年的档案走入我们的生活——
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资源
卢新宁 郭红
  每天晚上在“黄金时段”打开电视机,便能看到大型电视文献片《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这部文献巨片在建党80周年之际的播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另一部印象深刻的文献片《共和国脚步》,还有当年曾引起巨大反响的《邓小平》、《百年恩来》、《巨人之声》。近年来,千百万观众正是从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巨片中感受共和国的沧桑巨变,领略老一辈革命家的伟人风范。
  这些文献巨片有一个共同特点:大量使用了各种档案资料,那些亲切感人的画面、真实生动的镜头,因此才感人肺腑、激励人心。
  档案是党和国家奋斗历程的真实记录,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独到的优势。近年来,那一份份看似默默无言的档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声有色地发挥着作用,演奏出爱国主义的时代最强音。
  开放创新,让浩瀚的档案信息为现实服务
  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极其重视档案工作,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的档案馆网络。截至目前,全国3816个档案馆收藏的档案达1.58亿多卷、件,上架排列长度达4275公里,收藏资料3545多万册。
  遗憾的是,如此浩瀚的档案卷帙曾一度深藏闺中。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了开放历史档案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档案法》,尘封千百年的历史档案才掀开了神秘面纱,我国的档案工作由此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从过去侧重于“管”,到今天侧重于“用”的巨大变革,使得档案的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大大拓展。由主要为政治服务,发展到为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服务。迄今,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已开放档案3735多万卷、件,把档案馆建成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中心,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突出特点。
  围绕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各级档案馆运用多种形式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空间。档案从历史深处浮出水面,成为印证过去、服务现实的精神资源。
  以档为凭,用确凿的事实维护历史的尊严
  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载,在漫漫时间长河中成为永远的见证。它是开展历史教育的最好素材,也是维护国家和历史真实面貌的有力凭证。
  1999年在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到来之际,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协助举办了“雪域明珠”西藏文化展览,并选定28件档案展出。这些档案自元代到明、清、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跨度700余年,其中包括历代中央政府给西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告,如著名的乾隆年间颁布的全面管理西藏事务的《钦定二十九章程》等。这些珍贵档案以铁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对西藏拥有无可置疑的主权。社会各界观者如潮,好评如潮。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认其侵华罪行,针对于此,中央档案馆编辑出版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南京大屠杀图证》等书;中央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等5家单位联合拍摄了《南京大屠杀秘密档案》电视片;辽宁省档案馆还向日本东史郎先生提供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档案资料,并公布了日本在东北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遗留的大量档案。所有这些都成为回击日本右翼势力的有力证据,铁证如山地再次证明了日本侵华罪行滔天的历史不容篡改,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关注。
  与时共进,在历史的沧桑中激发爱国热情
  近年来,各级各类档案馆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已成为广大民众接受历史教育的第二课堂。
  无论是国庆50周年,还是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近年来我国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和庆祝活动,都活跃着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不仅出色完成了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方面提供利用档案的服务工作,还与其它部门主办了《洗雪百年国耻,喜迎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祖国大型展览》等大型展览,以大量珍贵档案重现历史,激发了人们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在广泛开展国史、党史、革命史展览的同时,许多省市的档案部门还举办了自己的省情、市情展览。湖北举办的“湖北在我心中”、“收回汉口租界图片展”及“武汉沧桑”史料展,在青少年中反响强烈;青岛推出的“世纪之路——青岛百年回顾展”参观人数超过60万人;北京“让昨天告诉今天——北京商品票证回顾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成为庆祝改革开放20年宣传的亮点;上海甚至把自己的城市历史展办到了美国、德国,向世界呈现改革开放的中国不同寻常的沧桑巨变。
  历史是一脉相承的。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当人们的目光掠过自己的“城市档案”,看到千百年来先辈们为富国强民上下求索的历史时,会更深切地体会今天中华崛起之来之不易。这实际上是一种更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正因为此,迄今仅副省级市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中,就有25家被当地党委、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文化殿堂。
  鉴往察今,从丰厚的积淀中汲取精神资源
  10年来,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公开出版档案资料2.7万种,编辑内部参考资料4.8万种。其中《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被江泽民同志作为礼品赠送美国哈佛大学。这些珍贵书籍是档案部门奉献给社会的精神食粮。
  近年来,档案部门运用各种传播形式激活档案资源,他们举办多种形式和题材的档案展览以及报告会、座谈会,还积极利用广播、电视、书报刊等大众传媒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扩大了档案教育的辐射面。
  他们先后为《中国1949》、《开国盛典》、《共和国外交风云录》、《开国领袖毛泽东》等21部影视片提供了档案资料,利用馆藏资料拍摄的18集电视文献片《共和国脚步》在20多个省市的120多家电视台播放。档案因为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宣传的重要阵地。
  为向党的80华诞献上一份厚礼,我国档案部门正与有关单位联合摄制18集电视文献系列片《自从有了共产党》,“七一”前后将在全国播出;中央档案馆精心编辑的《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也将于近日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更多的读者和观众将由此重温中国共产党8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思考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世纪伟业。


查看完整版本: [-- 让尘封千百年的档案走入我们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资源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