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石山上劈出致富路——记湖南省保靖县他沙村党支部书记彭图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1年06月 -> 石山上劈出致富路——记湖南省保靖县他沙村党支部书记彭图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吴兴华 2001-06-29 00:00

石山上劈出致富路——记湖南省保靖县他沙村党支部书记彭图松

第8版(宝贵财富)
专栏: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新世纪共产党员风采征文

  石山上劈出致富路
——记湖南省保靖县他沙村党支部书记彭图松
本报记者吴兴华
  坐落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水河畔的一片石山上的保靖县梅花乡他沙村,山上是石头垒起的层层梯田,山顶是茶园,山腰是果园,山脚是蔬菜、西瓜园。绿树翠竹掩映着的幢幢砖瓦新农舍逶迤分布在山间峡谷,村落里银灰色的电视接收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山谷里不时回响起豪放的土家族山歌。去年,这个土家族人聚居的山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多元。而在1978年,这个村人均产粮150多公斤,纯收入只有48.8元。
  带领群众创造这一辉煌业绩的人,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彭图松。
  垒石造田,在光秃秃的石头山上,彭图松种下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
  彭图松,今年61岁,1972年入党,1973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沙村田土少,只有547亩耕地,4000多亩石山。当时,村民一年的生计全靠人均不到8分的薄地,劳动日值最高的只有1角1分钱,低的只有9分钱,村民吃粮靠统销,买粮靠贷款,连买盐的钱都没有。彭图松一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就寻找他沙村脱贫致富的路子:村里田土少,生产稻谷、玉米,产量低,村里有石山,能不能种柑桔,种经济作物,增加群众的收入?全体支委会成员支持他的探索。
  村党支部提出:念好“山”字经,向山上要钱。山是石头山,从哪里起步?不少人摇头。彭图松提出:在山上垒石砌坎,从山下挑泥土上山,把石山变成梯田,栽果树。有的人说:垒石砌坎造梯田,谈何容易!彭图松想,讲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扛起钢钎,抡起锤子,爬上自留山,开山凿石,将开凿的石块一块一块地搬来垒成四五米高的石坎,从房前屋后、河边、水塘,将泥土一担一担挑到几十米的山上,大年三十也砌坎挑土。彭图松的行动感动了群众,群众纷纷上山,垒坎造田。
  为了给贫困户解决发展柑桔生产的资金,彭图松四处奔走。1983年,他多次跑县农业局、县民政局、乡政府,给徐长林等15户村民借来贷款1万多元。如今,这15户村民成了村里的柑桔大户。彭图松先后将自己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已经挂果的2.4亩柑桔园分别与困难户杨发清、杨发顺、杨启周等村民换荒山。
  1980年至1984年,全村在石山上开出梯田400多亩,1984年,柑桔开始挂果,全村产柑桔2万多公斤,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300元以上的就有99户。
  造梯田种柑桔的成功,使他沙村人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彭图松的带领下,村里掀起了垒石造梯田的热潮。到去年,全村152户垒起的岩坎有216公里长,开出梯田3500多台、1362亩,全部种上了果树和茶叶树,全村户均7.46亩,人均2亩。
  植树种果闯市场,光靠蛮力不行。学习种植技术、研究市场需求,彭图松引导村民从头学起,做“知识型”的新农民
  1992年12月,他沙村的20多万公斤柑桔运到罗衣溪火车站,竟然被拒收,原因是柑桔的斑点太多,也没有分级。彭图松痛定思痛,说:“种柑桔要技术。要想靠柑桔脱贫致富,就要学技术。”
  村党支部派出45名农民赴邵阳、龙山、怀化、长沙等地参加柑桔培训班,在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学校。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晚上上课,最多的一次来了106人。彭图松带头学技术,他订阅了《湖南农业》、《湖南科技报》、《湘西科技》等农业、科技报刊,边学边实践。去年12月,彭图松获得了果树“农民技师”的职称证书。现在,全村已拿到农民技师证书的有3人,108名农民成了栽培柑桔的行家里手。他沙村的水果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1996年9月,他沙村有10多万公斤西瓜因周围村种的西瓜多,卖不出去,烂在山上。彭图松认识到,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彭图松钻研市场行情,派人打探种植动向,不断研究市场的需求,引进、开发名优新特水果和蔬菜,并使产品上档次,上级别。现在,他沙村形成了以柑桔为主,同时种植无核蜜桔、南丰蜜桔、沙田柚、柰李、布朗李、水晶梨、葡萄、茶叶、西瓜、蔬菜等产品多样化的格局。几年来,市场变化无穷,但他沙村一品为主,多品经营,东方不亮西方亮,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今年,全村种西瓜300多亩。
  他沙村能有今天,是集体奋斗的结果。彭图松把走上富裕路的村民凝聚起来,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堆积如山的金色的桔子和其他水果、蔬菜,给他沙村人换来了大把大把的钞票。1995年,柑桔价格好,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076元,他沙村人走上了富裕路,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早已进入了这个土家山寨,大部分农户住上了新房。
  彭图松带领村民办起了村里的绿色企业柑桔园,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里的小学盖起了新校舍,办起了村图书馆,1994年起,村里的“五保户”由村上统一安排食宿。去年,他沙村修通了到外面的9.8公里公路,结束了他沙村人肩挑背驮的历史。
  彭图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肯定。去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查看完整版本: [-- 石山上劈出致富路——记湖南省保靖县他沙村党支部书记彭图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