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喝彩也有“托儿”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2年08月 -> 喝彩也有“托儿”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仲言 2002-08-27 00:00

喝彩也有“托儿”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艺点评

喝彩也有“托儿”
  仲言
  有一次去看演出,节目不太好,演员的表演乏善可陈,剧场里观众也不多。可是台下的掌声、叫好声却不断,有时还很热烈,并且声音每次都来自剧场中间的同一块地方,总是同一帮人在叫好。有些观众纳闷,看不出“彩儿”的地方他们怎么会鼓掌?后来才知道,这些人是剧团请来的。剧团是外地的,进京演出是想拿个奖什么的,所以请了一批同乡、朋友来助威。
  又有一次去看京剧演出,剧场的左后方也有一帮固定的拉拉队员。这些人据说是演员找来的圈内外熟人朋友之类。戏还不错,值得圈点。但由于拉拉队员对京剧不太懂,所以鼓掌、“叫好”都不在点子上。京剧讲究板、眼、节奏什么的,不懂京剧的人有时候一喝彩容易露“馅”。下半场演出,拉拉队员的“喝彩”有了变化。他们找了比较内行的人“领掌”、“领好”。领掌的鼓了掌,领好的叫了好,其他人再跟着鼓掌、跟着叫好。一场戏看下来,剧场里掌声不断,叫好声起伏,台下比台上热闹得多。
  还有一次看戏曲名角的演出。按理,名家不缺观众,也不缺自信,没必要事先埋伏好“掌手”。可是剧场里照样有一批人明显的是有备而来,他们的喝彩很卖力,很热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托儿”。如今,连名家也不能免俗,生怕自家的场子不够热闹,说出去跌了份儿,这说明剧场里的“托儿”现象已是比较普遍了。其实不止是在剧场,甚至一些电视台、电台等单位制作节目都有许多“托儿”在忙活,在捧场,人们对“托儿”已默认,见惯不怪。
  舞台艺术是最见真功夫的。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内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一些人不重耕耘,却想着收获。于是,台上功夫不如人就想法子在台下“找补”,这是当今一些人“心浮气躁”的表露。“托儿”之所以滋生蔓延,说白了就是演员功力不足、缺乏自信、剧团急功近利的一种反映。现在,能沉下心练功的人不多,摆脱世俗名利诱惑的更不多。没有相应的付出,没有唱念做打样样出色的本领,不会有充足的底气,所以只好在场外下功夫。
  “托儿”现象也是某些单位管理机制不完善的产物。演员或剧团要参加某项评奖,自我感觉心里没底时,就会想着人为地制造一些观众的喝彩和场内的“轰动”,以影响评委、“打动”评委;有的戏尽管不错,可是为了收到更理想的剧场效果,也不惜请人喝彩。一些学生、士兵经常被“请”来看戏,而且事先要求他们,鼓掌的次数不能少于多少次。对此,剧团和各级文化艺术的主管部门,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请“托”和当“托”都成了正常行为,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无形中为一些单位和个人急于求成、想抄近道而又不愿付出艰辛开了绿灯。
  舞台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演员和观众可以近距离地交流,互相感染,互相促进。而“托儿”制造的是一种外表的“轰动”,甚至是虚假的轰动,它有时掩盖了观众的真实回应,干扰了演员与观众感情上的自然交流,减弱了演员从观众中获取灵感和精神营养的动力,也使大多数观众的艺术享受打了折扣。更严重的是,“托儿”现象是舞台艺术鉴赏走向庸俗的一种表征,对演员、对艺术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真正的“喝彩”是对演员艺与人的最佳褒奖,是演员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这一切,只有好作品、好演员才有望获得。


查看完整版本: [-- 喝彩也有“托儿”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