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怀念童话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2年08月 -> 怀念童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长 2002-08-31 00:00

怀念童话

第8版(大地·作品)
专栏:

怀念童话
张长
  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共七个乐章,这部作品把一般交响乐队不设的低音长笛、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乃至乐器中的巨无霸——管风琴都用上了。此外还有六个声部的合唱队以及诸多的打击乐,其特别的题材、其庞大的乐队、其新颖的手法,这一切使它在1918年9月29日于匆匆排练两小时后在伦敦皇后大厅试奏时就一炮打响!听众尤其对第一乐章《火星——战争使者》及第七乐章《海王星——神秘主义者》反响强烈,表现出巨大的兴趣。
  我从小就喜爱和敬畏星空,以“行星”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岂能不听?于是专门选了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来欣赏。听罢这组气势恢宏、不同凡响的大型管弦乐,不得不佩服创作上的不落窠臼、力求创新的霍尔斯特的气魄,也赞赏当年的那些听众——他的知音。我喜欢的也是这两个乐章。
  听完《行星》,我安排自己到外面看星星。我住的翠湖边最近刚好有个小青年架个天文望远镜,收费一元看星星。我特意让他给我找到土星。在天文望远镜里土星之美令我赞叹不已。那压得低低的光环下面,半遮半掩的是她俏丽的脸庞。这分明是一个戴着草帽的美人,她的明眸皓齿,她的婀娜身段……给人多少美丽的遐想。霍尔斯特根据西方占星术的解释,居然把她描绘成一个“战争使者”实在有悖常情。听听第一乐章中一开始打击乐和弓杆击弦造成的那种逼人节奏,加上低音弦乐压抑的喘息和小鼓不时地敲击,你感受到的仿佛是剑拔弩张的两军步步靠近。终于,血肉横飞的战争爆发了,残暴蛮横而又令人惊悚。这怎么也和土星那温柔的形象联系不到一起。
  我要说,仅仅从音乐造型看,第一乐章是很成功的,有着强烈的震撼力量。霍尔斯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写出这一章,表现出他敏锐的预见性。但把宇宙美人似的土星描绘成“战争使者”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如果不局限于太阳系的行星,改成彗星可能会更好。
  写海王星的第七乐章就大不一样。其美丽和想象力是无与伦比的,是整个组曲中我最为喜爱的。它光怪陆离,飘渺而又虚幻。霍尔斯特给它的标题是《海王星——神秘主义者》。“神秘”,也很好,只是太成人化了。我宁愿把它看成一篇音乐童话。是的,只有童话,才有那份孩子的纯真。这才是最美好的。霍尔斯特当初没想到这一点大约又是太信占星术对这颗行星的解释了。当时海王星是太阳系中发现得最晚的,难怪占星学家也觉得它神秘莫测。此后天文学家又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冥王星。据说还有第十颗行星尚在寻找。
  因之,写海王星的第七乐章于我并不感到神秘。只是觉得它如童话般美丽。其魅力甚至使花甲之龄的我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想起故乡那如黑色天鹅绒似的夜空和那些又大又亮的星星。
  第一次对星星的兴趣始于儿时读《幼学琼林》中的“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一句,来了好奇心,想在天上找到它们。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天亮星”和“黄昏星”。太阳落山后升起的第一颗星就是“黄昏星”,“天亮星”则是天亮之前最后消失的星星。“黄昏星”容易见到,要看“天亮星”非得起个大早。母亲说“天亮星”很大、很亮、很好看。第二天我摸黑起床,很容易就在天空中找到这颗最耀眼的星星。除月亮之外,它的确是最夺目的了,亮到足以照见一条小路。
  那之后不久,开春了,家乡的人时兴到一个叫“下澡塘”的地方洗温泉。在山里搭个窝棚住两三个晚上。老太太们喜欢半夜去温泉一泡通宵,叫“压澡塘”,我常和祖母、母亲去“压澡塘”。头上的星星闪闪烁烁,草丛里的萤火虫闪闪烁烁,映在温泉里的星星、萤火虫也闪闪烁烁;附近的山林里夜莺在咕咕地叫,小麂子也在“罕!”“罕!”地叫,大人们开始讲很多天上的故事:佛祖降魔王、观音洒圣水、天女散花朵……讲到半夜,婶婶们又送汤圆来了,就在水里端着个碗吃,吃完又缠着大人讲。便讲:星星们也是孩子,一样在天上玩耍,一样淘气,一样要吃……吃汤圆不?吃。拉屎不?拉。我提出很多怪问题。
  一颗亮亮的星星从天上划过,坠落远处。“这就是星星在拉屎。”大人们肯定地说。答应第二天带我到流星坠落的地方找“星星屎”。
  我努力想着“星星屎”的样子:它一定也像星星一样是闪亮、闪亮的。结果真的找到了,确实是闪亮闪亮的——就像霍尔斯特写在《行星》第七乐章中那些用丁丁如银铃的钢片琴演奏出的乐句。为了营造这个幻想世界,霍尔斯特甚至规定:“合唱队要置于舞台边邻近的房间内,房门要开着直到全曲最后一个小节,这时门要轻轻地、静静地关上……”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安排,方使人有余音绕梁的感觉,随着这仙乐般的声音尽情在美丽的太空飘游。这声音是静谧的夜空的闪烁,是舒缓的天使的裙裾,是通向无垠的时空隧道……闪烁不定,广漠深邃,一忽儿非常温软,一忽儿又让人感到冷清。到这个岁数听这个乐章,除感受到童话般的美景外,还会产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感慨。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第七乐章原意是强调它的神秘,却无意间把人带入一个美不胜收的童话世界,这可能是他始料不及的。
  听完《行星》组曲,看罢夜空归来,自然又回到现实中。我们有的是“成熟”,是“理性”,是“实惠”。再不可能是儿时的童话世界了!我们已经没有童话。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的这个乐章毕竟是虚幻的,但我仍然非常喜爱它,因为它让我远离邪恶而亲近美丽。
  我至今还珍藏着一片美丽:一片闪闪烁烁的云母片。它就是我儿时找到的“星星屎”。


查看完整版本: [-- 怀念童话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