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警惕“精神贫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2年08月 -> 警惕“精神贫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胡线勤 赵元方 2002-08-27 00:00

警惕“精神贫困”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警惕“精神贫困”
胡线勤 赵元方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已经从总体上步入小康。然而,在物质生活逐步富裕的同时,一些人包括个别领导干部的精神生活却显得“贫困”了。“精神贫困”助长了消极腐败乃至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的贫穷。“精神贫困”则是对理想信念淡化、内心世界空虚、工作不思进取、生活情趣不高等现象的一种比喻。比如,有的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思想上缺乏“主心骨”,不能正确看待形势,消极悲观,随波逐流;有的放弃理想追求,不是奋发有为、锐意创新,而是因循守旧、贪图安逸,满足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忘记了党的宗旨和自身责任,私心杂念作祟,争名于朝,逐利于市,斤斤计较,欲壑难填;有的解除科学武装,不辨是非正误,精神无所寄托,传播封建迷信,听信歪理邪说。更有甚者,丧失尊严,不顾名节,把腐朽当神奇,把痈疽当宝贝,蜕化变质,腐化堕落。“精神贫困”是败坏社会风气的腐蚀剂,其危害极其严重。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倘若没有精神,人就不能称其为人;如果“精神贫困”,必然庸碌无为。一个民族要发展,一个国家要强盛,同样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有了共同的精神支柱,人们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专心致志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邓小平同志讲,“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奋斗目标,更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如果“精神贫困”,就会丧失先进性,就无法担负起团结群众、宣传群众、带领群众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来自物质,但对物质又有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轻视、贬低甚至否认精神的作用和意义,会导致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畸形。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以崇高的理想追求凝聚人心,创造和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等,引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经验证明:一切伟业的成功,任何奇迹的创造,没有崇高的精神作支撑是不可能的。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在社会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良莠混杂,一些人出现“精神贫困”现象并不奇怪,但它与我们的时代精神背道而驰,必须努力加以克服。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并推动伟大的事业。克服“精神贫困”,一方面应当加强教育,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全社会的表率,既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努力培育高尚的道德追求,更要积极地投身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


查看完整版本: [-- 警惕“精神贫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