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均水分 水节水——黑河生态重建见闻(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2年09月 -> 均水分 水节水——黑河生态重建见闻(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新彦 赵永新 2002-09-30 00:00

均水分 水节水——黑河生态重建见闻(下)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均水分 水节水
——黑河生态重建见闻(下)
本报记者 李新彦 赵永新
  风沙掩盖不住额济纳绿洲的勃勃生机。望着公路两旁枝青叶绿的梭梭林和随风摇曳的红柳,老旗长刘洪贵掩抑不住内心的喜悦:“真是没想到,干涸多年的东居延海又有水了!”
  史无前例的黑河跨省区调水,使这片焦渴的绿洲重新生机盎然。
  2000年5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指示:黑河的问题很严重……必须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严格水资源管理。治沙、治水、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位任务,开发利用水资源要把生态环境用水放在第一位。从2000年8月至今,黑河连续3年成功分水,中游累计向下游输水20亿立方米。今年8月,东居延海最大水面一度达到23.66平方公里。望着翻涌的浪花和翱翔的水鸟,许多老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黑河分水,难于上青天。张掖地区至今流传着年羹尧“均水”的故事:雍正四年(1726年),为解决甘肃内部张掖、高台、临泽、金塔诸县的分水矛盾,驻甘巡抚年羹尧订立了“均水制”。每年农历四月、五月,上游不得引水灌溉,分别向下游放水5天和10天。为推行“均水制”,年羹尧除了动用军事力量,还规定,分水时主责官员官升一级,有权临阵处置均水情况,官员不从者罢官,百姓抗拒者杀头。
  “清朝的‘均水’和当前的分水有质的不同:前者是生产性分水,纯粹是为了灌溉农田;后者是生态调水,主要是为了下游的生态恢复。”张掖地区行署专员助理陈晓军道出了二者的区别。
  统一调水只是黑河治理的第一步。据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介绍,为从根本上解决黑河中、下游的用水矛盾,恢复重建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水利部编制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规划》提出,通过结构调整、修渠建库、生态退耕等综合措施,到2010年使全流域生态用水达到9.9亿立方米,生态系统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并最终实现流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去年2月,国务院第九十四次总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一规划,并做出重大决策:斥资23.6亿元,对黑河进行综合整治,早日让东居延海“波涛汹涌”。
  黑河分水揭开了黑河两岸发展的新篇章。张掖地区行署副专员张正谦告诉我们,一直作为甘肃粮仓的张掖去年首次提出了“工业强市、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力求以最少的水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占张掖用水总量近90%的传统农业更是改弦更张:压缩高耗水的灌溉农业,着力发展低耗水、高效益的草畜、果蔬、制种、轻工业原料四大主导产业。同时,着力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种植结构调整。
  在这片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土地上采访,记者确实感受到“围绕节水调结构”发生的可喜变化:从去年到今年,张掖已压缩高耗水的农田23万亩,缩减水稻面积8.4万亩。在国家补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他们财政垫资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今年就退耕近30万亩。在高台县番茄制品厂、西部草业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数以千计的农民建起了节水高效的温室大棚,种草养畜方兴未艾。9月1日,《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吹响了张掖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角。
  发生在额济纳的变化同样令人振奋。在达兰库布镇的西侧,一个新兴的“生态搬迁村”已初具规模。旗领导告诉我们,这个占地3平方公里的新村将于10月底建成,届时处在禁牧区内的165户牧民将一改世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习惯,来新村定居,过上舍饲养畜、退牧还草的新生活。原来只靠农牧业一条腿走路的额济纳旗,确立了“生态立旗、旅游兴旗、工业富旗”的新思路,有利于生态恢复的节水型经济正在崛起。
  今年6月,张掖市市委书记李希率领部分党政干部,千里迢迢奔赴东、西居延海,花了整整一周时间亲身体验额济纳的生态变迁。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游与下游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不给下游均水,下游的今天就是中游的明天!李希送给额济纳旗领导的一副对联,反映了他们的共识:甘州(张掖古称)与居延,本是一脉承。团结共治水,齐心求双赢。
  黑河古称弱水。面对茫无边际的大漠戈壁,一位在此任职的古代官员曾这样慨叹:“弱水有限,大漠无情!”黑河之行却使我们对此有了新的理解:只要人类认识、掌握了自然规律,大力维护生态环境,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道路,黑河水就能够长流不息,无情的沙漠也可以与人类相安无事。若然,弱水有限变无限,大漠无情亦有情。
  “……湖滨密生芦苇,入秋芦花飞舞,宛若柳絮。马牛驼群,随处可遇。鹅翔天际,鸭浮绿波,碧水青天,马嘶雁鸣,缀以芦草风声,直不知为天上人间,而尽忘长征戈壁之苦矣。”这是1944年农林学家董正钧眼中的东居延海,令人神往。今天的东居延海,久枯之后喜获生态水,明天的东居延海会怎样呢?
  命运,掌握在已经觉醒的黑河人民的手中。


查看完整版本: [-- 均水分 水节水——黑河生态重建见闻(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