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小山沟里崛起“耐磨王”——记安徽凤形耐磨材料股份公司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2年01月 -> 小山沟里崛起“耐磨王”——记安徽凤形耐磨材料股份公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法云 2002-01-31 00:00

小山沟里崛起“耐磨王”——记安徽凤形耐磨材料股份公司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小山沟里崛起“耐磨王”
——记安徽凤形耐磨材料股份公司
张法云
很难让人想到,“亚洲耐磨材料之王”竟然诞生在贫瘠的皖南山区。它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的耐磨材料产业傲居世界同行技术前沿,而且为电力、矿业、水泥等基础产业创造出巨大效益。它,就是安徽省宁国市境内的安徽凤形耐磨材料股份公司。
  从山间作坊到“亚洲耐磨材料之王”
  70年代中期,当时只是个小作坊、仅靠人工浇铸少量低质钢球的凤形公司前身——宁国耐磨材料总厂,在厂长陈宗明的带领下,选择了国内无人敢问津的铬系合金铸球、铸锻进行研究。经过无数次失败的煎熬,这个山沟中的小厂成功地生产出国内首批高质量铬系耐磨材料。
  陈宗明的成功,掀开了耐磨材料行业崭新的一页。该厂生产的铬系合金铸球、铸锻取代普遍使用的锻制钢球,使水泥行业吨水泥的耐磨材料成本惊人地下降了60%以上,冶金矿山耐磨球耗一举降低60%—80%,火电行业加工一吨煤粉节约钢球70%以上。技术创新不仅使民族耐磨材料行业第一次站到了世界同类型产品的技术前沿,也使一个山区小厂脱胎换骨。
  数字的比较更能说明问题:凤形材料公司在70年代末仅有十几万元固定资产,如今资产总量达到了3.5亿元。当初仅为填饱肚皮的简单想法化为每年创利税3500多万元的良好效益。年产10万吨高品质耐磨材料的规模已高居亚洲第一。凤形公司耐磨材料技术标准成为了国家标准。
  “泥腿子军团”巧“借脑”
  作为乡镇企业,凤形公司创业初期是一支地地道道的“泥腿子军团”,公司3000多名员工中超过大学本科学历的寥寥无几。
  怎么办?陈宗明想到的是“借脑”发展,将自己企业的管理经验、市场销售网络与专家们的技术资源相整合。
  实践证明,这种资源整合形成的“碰撞力”是巨大的:被誉为材料科学泰斗之一的任新民教授将自己渊博的材料学知识倾注到了凤形产品中。他多次深入车间进行考察指导,使凤形耐磨材料在材质配方、熔炼、温控和铸造成型工艺、热处理工艺等重大技术关口获得了可贵的突破。在公司落成的人才楼内,清华大学的周平安等10多所高校的一批批专家来了,高薪聘请的30多位技术人员进厂了。凤形耐磨材料产品品种开始迅速丰富起来,如今该公司已能生产7大系列100多个规格的耐磨材料。
  “借脑”使凤形产品在质量上获得了飞跃,形成了“不放过一个死角”的全面质量控制网络。现在,凤形产品已经可以同日本东洋铁球株式会社、美国GSI公司等世界顶尖公司的产品相媲美,而在局部硬化等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凤形已超越了它们。
  面对入世带来的竞争和机遇,陈宗明说,我们搞耐磨材料的人要有“耐磨精神”,不能被任何困难磨垮,也不能被任何成功喜悦的“骄气”磨倒。


查看完整版本: [-- 小山沟里崛起“耐磨王”——记安徽凤形耐磨材料股份公司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