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于无路处辟蹊径——记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景在平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2年12月 -> 于无路处辟蹊径——记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景在平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吕网大 2002-12-31 00:00

于无路处辟蹊径——记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景在平

第11版(健康时空)
专栏:名医风采

  于无路处辟蹊径
——记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景在平
本报记者吕网大
今年年初,外地一位患者因腹主动脉瘤病情危急,参与会诊的一些专家束手无策,最后亲属找到了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二军大教授景在平。景教授在多次会诊检查的基础上,及时施行了手术治疗,数月后病人奇迹般恢复了健康。在多年的从医生涯中,景在平不知创造了多少次这样的生命奇迹。
  景在平是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89年普外科分专业时,他选择了血管外科这个年轻专业。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基因治疗血管疾病的路,一条是以“微创”外科技术治疗血管疾病的路。景在平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论证,毅然踏上了充满荆棘的“微创”之路。景在平认为,没人走的地方可能道路更宽、机会更多。
  景在平引进了血管镜等系列高技术设备,开展了血管镜下的下肢动脉原位旁路术等一系列临床应用研究,奠定了该所在国内首先开展腔内血管外科的地位和特色,成为我国腔内血管外科起步的主要标志。他在国内率先成功地开展了首例这样的手术。
  一个新学科初创之后,怎样进一步发展?景在平的体会是“于无路处辟蹊径”,并将其具体解释为“异于己,异于人”:“异于己”,就是指今天的自己应该不同于昨天的自己;“异于人”,就是指不重复别人。
  他率先拓展出经腹膜后径路行腹主动脉瘤人造血管置换术后,使该手术由“巨创”变成了“中创”。但他并没有满足,又攻克了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使患者在股根部仅经历3厘米的小切口即可完成治疗,而将该手术从“中创”发展到“微创”。这一创新成果,使他获得了2000年度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
  继腹主动脉瘤“微创”难题被攻克后,景在平又攻下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微创”腔内治疗的这个堡垒,使我国在这方面无论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是在临床病例数量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紧接着,他又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巨大肝总——腹腔干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所有这些,使他领导的学科成为军内、国内首家腔内血管外科中心,也使他成为亚洲、欧洲和国际腔内血管外科协会的理事。国际腔内血管外科协会聘请他为《国际腔内血管治疗杂志》的编委,这是该杂志目前在亚洲聘请的第一位编委,也是中国腔内血管外科跻身国际的一个标志。


查看完整版本: [-- 于无路处辟蹊径——记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景在平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