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伤熊事件说明什么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2年02月 -> 伤熊事件说明什么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鼎 鸣 2002-02-28 00:00

伤熊事件说明什么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今日新语

  伤熊事件说明什么
鼎 鸣
几天前,一名大学生先后两次跑到北京动物园,用硫酸兑制的饮料投喂动物,造成5只黑熊受伤,有的熊甚至生命垂危。
  伤熊事件发生后,人们在关注受伤动物安危的同时,更震惊于肇事者异乎寻常的镇静和冷漠。面对责问,这位大学生解释说是为了科学实验;面对受伤的动物,他竟然表现得那么无动于衷。被拘留后,他虽感到悔恨,但更关心的却是自己什么时候能被放出去,好让他继续完成毕业论文!
  大学生伤熊事件的发生虽属“特例”,据此推断大学生队伍的整体素质难免偏颇,但透过这份令人心痛的冷漠,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现象,我们不能不对人才培养和社会价值判断标准进行反思。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日益突现,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多少成为判断一个人社会价值的至关重要的标准。在这个时代,人才培养方式更加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智力的开发,而缺少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锻造。为了教会孩子破解一道数学习题或掌握一技之长,老师和家长们会不厌其烦甚至慷慨解囊,而常常忽视了引导孩子从爱护花草动物等身边小事做起,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思考。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固然可以造就一专多能、智力超群的“聪明人”,却也可能使孩子们成为心灵、人格不健全的“残疾人”。
  诚然,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专门人才,但人们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自身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一旦脱离了人文精神的指引,求知欲和创造力就可能步入歧途,知识和技能不仅不会成为福祉,而且可能成为杀伤力极强的“祸根”。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
  大学生伤熊事件及其表现出来的冷漠提醒我们,对青少年加强人文教育已刻不容缓。


查看完整版本: [-- 伤熊事件说明什么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