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学术打假刻不容缓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2年03月 -> 学术打假刻不容缓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莹 2002-03-31 00:00

学术打假刻不容缓

第6版(社会观察)
专栏:热点评述

  学术打假刻不容缓
本报记者王莹
如今,假冒伪劣产品对社会的危害早已尽人皆知,商界打假也日益深入。但令人忧虑的是,学术界的“假货”泛滥却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
  某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小王有个“神秘”师兄。小王除了报到那天见过他一次,再也没看他在学校露过面,也未见他来听过课。然而,署有该师兄大名的学术论文却在各学术杂志上频频发表,一年中竟有十几篇。个中缘由倒也简单:该师兄是某大公司负责人,能为学校拉来项目。项目就意味着钱。于是,他简直就是被学校“请”来读博士的,并担当着项目负责人,试有人代考,课有人代上,论文有人代写。博士毕业论文答辩之际,鉴于此人的特殊身份,各位评委心照不宣,高抬贵手,一个在世人眼里仍颇为神圣的“博士”就如此诞生了。
  小王等人对此感到非常无奈。想想自己的博士读下来堪称呕心沥血,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写论文,成果却远不如不上课的师兄辉煌,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像小王的师兄这样的博士现在有很多”,某高校有关负责人谈及此类事情也很无奈:“这样的博士你可以说他在学术水平上不够货真价实,但是他们却可以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有些领导干部来读博士,学校的很多事情都好办,还可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种现象在全国很多高校都是存在的。”
  此类“注水博士”不过是当今学术造假的“冰山一角”,学术界假货充斥可谓形形色色,诸如:托人情、拉关系或是花钱雇人写文章、买论文,借此当上“硕导”、“博导”;并非搞学术研究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或金钱,当上名牌大学的兼职教授、顾问,以此捞取更大的社会资本;购买假文凭以谋利;少数归国学人,利用国内对国外教育制度知之不多的弱点大行其骗……所有这些,都令本该是一片净土的学术界弥漫着污浊之气。
  同是造假,学术造假的危害要远大于商界造假。如果任凭学术造假大行其道,使一些通过造假而获利的人得不到应有的谴责与惩罚,必然造成正当求学者的心理不平衡,很可能导致更多的人不甘于踏踏实实地学习与从事学术研究,而是想通过造假走捷径。人才库中“注水博士”、“注水硕士”鱼目混珠,人才的质量如何保证?那些本身就是通过造假手段当上“博导”、“硕导”的人,又如何能担当起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任?学术造假风若不及时有效地制止,不仅会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实施,甚至会影响到几代人的学术发展与创新,这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学术造假呢?我国古代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学而优则仕”一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传统理念。虽然舆论也在不断地呼吁“文凭不等于水平”,但社会各个领域的人才选拔机制却一直没能完全走出“文凭等于水平”的误区。走进形形色色的人才招聘会,各单位的录用标准往往在学历上有着严格限制。一个人,不管实际工作能力有多强,只要没有相应学历,就会在竞争的第一关被淘汰。不少单位的职称评定,也与学历水平及论文发表数量严格挂钩。于是,为求职或评职称,有些人就想方设法去读文凭甚至买假文凭充数,也有人采用请客送礼等方式在别人的论文上署名,有的甚至公开剽窃。与此同时,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的浮虚之风也在学术界蔓延。
  学术造假危害如此严重,如何才能有效防范?国家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处长、法学博士张保生认为:加强制度建设是学术规范的根本。从防范的角度说,必须及时有效地杜绝管理上的漏洞,健全学术评审制度,将其纳入法治轨道,克服专家评审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学术机构要健全招生与毕业审查制度,杜绝为谋经济利益而出卖学术尊严的不良行为。其次,要展开广泛而公开的学术批评,建立学术监督机制,学者们在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的同时,也要积极同各种学术造假做斗争,全社会更要对“学术造假”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如此才能使“不学而有术”者无处藏身。


查看完整版本: [-- 学术打假刻不容缓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