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河北省十万个合作社是怎样整顿巩固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5年10月 -> 河北省十万个合作社是怎样整顿巩固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林铁 1955-10-30 00:00

河北省十万个合作社是怎样整顿巩固的

第2版()
专栏:

河北省十万个合作社是怎样整顿巩固的
中共河北省委书记 林铁
在河北省几年来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按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爱护任何一点微小的社会主义因素,站在运动的前列,勇敢地领导群众前进,就能够取得胜利;凡是违背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群众的后头指责批评,就必然会使运动受到挫折和损失。
河北省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曾经发生过波折的。一九五二年,全省共有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千零八十二个。一九五三年,当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五千八百多个的时候,我们对群众的觉悟程度和党的领导力量估计不足,错误地执行了所谓反对急躁冒进的措施,把两千一百五十多个社(占总社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反”掉了,剩下了三千六百四十五个。当时,华北、省、专区三级干部“三下大名府”,把大名县的四百多个社一阵风吹散了三百五十多个,只剩下六十多个,使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很大挫折。这次教训是很令人痛心的;幸而由党中央及时指出,没有再把这个错误发展下去。
一九五三年冬季,河北省的党组织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九五四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增加到三万一千四百多个(入社户占总农户的百分之六点一)。这时,我们提出了把合作化运动向前推进一大步的要求,并且采取了常年准备、分批发展的措施。今年春天,社数增加到十万五千多个,入社户达到总农户的百分之三十八点四五。
在这次合作社大发展中,确实有一些不自愿的农民勉强入了社,也发生了一些违反互利政策的现象;因此,某些社曾经有一些中农不愿在社内投资,有一些社员不愿积极积肥,有一些牲口瘦弱了,有一些社员要求退社。当时,有人看到这种情形,就指出河北省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得太多了,乱了,主张“卸包袱,大收缩,甩掉一批”。我们没有忘记一九五三年上半年盲目反对冒进犯了错误的沉痛的教训。我们慎重地考虑了这个问题,研究了实际情况。虽然,在是不是要再发展的问题上,我们一度动摇了,曾经把“坚决停止发展”列入全年的工作方针;但是,在已经办起来的社是不是能巩固的问题上,我们没有采纳错误的意见。我们认为绝大多数合作社是好的,能够巩固的。我们排除了那种悲观消极的情绪,采取了热情对待、加强领导、大力整顿的积极的态度,决心把绝大多数社巩固下来。经过半年多的整顿,百分之九十二以上的社巩固下来了,绝大多数社都增加了产量。据不完全统计,产量超过一般单干农民的社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一般的增产一成到二成左右),同一般单干农民生产相平的社约占百分之十五,低于一般单干农民的社约占百分之五。万全县一九五四年春季入社户还只占总农户的百分之四点三,今年发展到了百分之六十,增加了十三倍。因为这样的大发展是经过常年准备的,是全党动手大力进行的,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所以发展得迅速而且健康,百分之九十六的社都增产了,全县的粮食总产量超过原定计划一千万斤。全县四百零八个社,经过整顿一个也没有垮。
我们是怎样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呢?
为了把绝大多数社巩固下来,我们把各种不同情况的社分了类,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对于约占百分之七十的巩固的和比较巩固的第一、二类社,主要工作是检查和指导他们进一步做好生产管理工作,一面生产,一面进一步根据互利政策,解决社员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把约占百分之二十的第三类社,作为整顿的重点,依靠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使不太坚定的社员的思想坚定起来,耐心说服那些要求退社的社员不退或少退。对于约占百分之十的不够办社条件的和被地主富农、坏分子操纵的第四、五类社,最初我们确定让他们转为互助组或者解散;后来,发现这类社里的一部分社有少数社员(主要是贫农)坚决愿意办下去,我们支持了他们。结果,这些社变成较小的社,保留了下来。这样分成几类,区别对待,就大体上避免了盲目收缩的错误,把大多数社整顿好了。我们的工作步骤是:首先解决第四、五类社的问题,然后集中力量整顿三类社,同时兼顾第一、二类社的巩固工作。这样全面安排,分批整顿,就一般地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全面开花、一轰而散”的偏向。
为了把绝大多数社巩固下来,我们在整社工作中,紧紧抓住了认真搞好生产、坚持互利政策、提高社员觉悟这三个环节。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依靠了党员、团员和贫农去团结中农。在整社工作开始的时候,正是春耕播种紧张的季节,社员都担心生产搞不好;只要先把生产安排好,社员便安心了一半,别的问题就好商量了。然后,进一步解决了互利问题,社员的团结生产的情绪就更高了。怎样发现妨碍生产的、贫农中农都最关心的有关互利的问题呢?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各地的经验证明:首先要教育广大党员、团员、积极分子和贫农社员,讨论怎样把社办好;在讨论中间,就可以形成核心力量,并且可以发现问题、得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然后,再同中农协商,有关互利的问题就可以一一解决。武安县儒教村整社工作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只听社长何明(支部书记,家庭成分是上中农)的话,没有发现中农利用牲口和大车剥削贫农的问题(按一般情况,车马出外拉脚一天也不过挣三元五角;可是,按照这个社的规定,车马在社里送粪,一天就可以有十九元的收入),没有把社整顿好。后来再整顿,深入发动了贫农,才发现了这个问题。贫农为了团结中农把社办好,表示“只要他们不剥削我们就行”,积极地串连和说服了中农的代表人物,经过反复协商,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决。社长何明作了检讨,表示决心改掉自私自利的毛病。贫农中农的团结增强了,生产也搞好了。有的工作人员只是空讲自愿,孤立地解决“退社户”的问题和团结中农的问题,结果,越弄退社户越多,越整顿越涣散。栾城县陈村整顿新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教训就是这样的。开始整社,只有三户要求退社;后来退社的增加到了二十四户;而在采取了正确的方法以后,就把社整顿好了。
在解决互利问题的时候,只是就事论事,对中农只有经济上的让步而没有政治上的教育,是不足以团结中农的;反之,注意进行政治教育,在提高社员觉悟的基础上认真执行互利政策,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成安县一个社在整顿过程中对中农的过分的要求一味让步,而不进行必要的教育,尽管解决水车、水井问题的办法对中农有利,结果中农还是退社了。邢台县百泉农业生产合作社在解决牲口租价问题时,中农要求租价定为一百二十元,贫农认为只可以定为七十元,争吵很激烈;在进行了社会主义和互利两好的教育以后,双方反复协商,根据互利的原则规定租价为八十元,中农贫农都同意了,问题圆满地解决了。这证明生产关系的改变和思想改造是分不开的。
在整社过程中,我们着重解决了社员耕畜使用办法、劳力和土地的报酬、社员投资、社内骨干分子的工作报酬等等问题。关于社内耕畜使用办法,应该肯定公有公养是高级的形式;在具备条件的社里采取这种形式,是符合发展生产和巩固、提高合作社的要求的。但是,在合作社初办的一两年内,我们认为还是采取私有私养由社租用或雇用的办法为好。在合作社初办,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这样可以避免使社内负债过多和牲口使喂不善的现象,对保护和增殖牲畜比较有利。待有条件后,就可以逐步实行公有公养。社内劳力和土地的劳酬问题,我们根据大多数社的生产水平,规定在一般地区的一般新社,劳力报酬不得低于实际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最高不高于百分之六十,一般的稳定两三年后再逐步提高。有些地区如果需要提高劳力报酬,可经地委批准。我们还规定了社员自留的菜地一般每人平均留一分左右;允许社员经营适于分散经营的家庭副业,纠正和防止了一切归社统一经营的不妥当的做法。社多了,社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了,社内骨干分子的工作报酬已经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在整社过程中,这个问题也初步地解决了。根据河北省具体情况,在大型中型的合作社里,对于工作人员的报酬大体上采用了两种办法:一是固定补贴;一是死分活补。补贴的标准是:要使骨干分子所得的报酬加上自己的一般劳动收入,相当于或者稍高于中等劳力的所得,但最高不超过本社最强的劳力所得。各社受补贴的骨干分子多少,是根据社的大小和事务的繁简来确定的。在小社里,多采用因社务误工临时记工的办法。
为了把绝大多数合作社巩固下来,在今年的整社工作中,我们抽调了一万四千名工作人员下乡,协助、指导并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进行工作。各级党委书记和别的负责人员,都深入下层,搞好重点,做出样子,总结经验,指导运动。这对整顿巩固十万个合作社起了决定作用;同时,也使大批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为内行,有效地改善了领导作风。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在整顿和巩固了近十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河北省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已经又推进了一步。自八月底到十月十日,加入老社和新社的新社员已达一百六十二万多户。全省原定的今冬明春入社户达到总农户的百分之五十八的计划,于十月底就可超额完成。十一月份,就可以全面转向新的整顿工作了。我们相信,只要充分运用过去的经验,加强领导,这批新建的合作社是一定能巩固下来的。


查看完整版本: [-- 河北省十万个合作社是怎样整顿巩固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