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辉县二区南平乐村土改考察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47年11月 -> 辉县二区南平乐村土改考察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太行五区地委办公室 1947-11-30 00:00

辉县二区南平乐村土改考察

第2版()
专栏:

  辉县二区南平乐村土改考察
太行五区地委办公室
辉县二区南平乐村,是二百八十五户的一个大村,四四年解放后,从减租减息到土改,经过了七次群众运动,以往领导上都认为该村是一典型的进步村;最后作了两次的连续考察,发现如下几个问题,提出供各地参考。
一、消灭地主阶级可还差远哩。全村地主十一户,只斗了八户。经营地主二十四户,只斗了十六户。富农二十三户,只斗了十六户。就从表面上看,地主仍住着好房,种着多而且好的土地。有十二户经地十六户富农和抗战中没斗一样。如经地张自如,人三口种地产量廿一石,每人平均七石,比全村平均数多百分之五.三。经地丁国平,人九口,地五十一亩四,产量五十七石四斗。他除自己喂三头牲口外,还和村上群众伙养五头牲口八只羊,儿子当教员,每月赚一百廿斤小米,儿媳妇还带着满手满头银器,铺的盖的穿的戴的都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家具农具应有尽有,群众想用仍得乞求地主。贫雇反映:“穷人还是穷人,老财还是老财。”“人家碾磨不出院,咱碾一点全村跑个遍。”“人家用啥有啥,咱使啥没啥。”“人家吃啥有啥,咱是有啥吃啥。”
二、地主阶级仍是好吃好穿,穷人还是没吃没穿,过着穷时光,全村仍有八十七户过着贫农生活。如郝光福五口人,种地产量只三石九斗,每口平均还不够八斗;家中有一条破被子,铺的一条破席子,二间房。常天功,四口人,产量五石八斗,他的少数土地,大多是在减租减息时期买的,当时地主挑出最远最坏地卖给了贫农。如雇农王田说:“老财地都在庄边,咱往地走走得半天,不少误工,可多收不了粮食。”买地时是借粮买或自己不吃买了地,一直借吃到现在,一年赶不上一年,家中很空,差不多都有窟窿(外债)。据六十一户的统计,有四十八户一百三十四口人有外债,今年实收粮一百零三石,就有外债八十一石八斗。有十一户四十三口人没有房住,有十一户没有做饭锅(现在借用),有二十四户没有水缸菜缸,有两户七八口没有一条被子,有十九户八十二口人伙盖着二十二条破被子,有二十四户八十六口人今冬换棉衣就大成问题。贫农王希文,六口人住着一间露着天的破草屋,三个碗总是男人吃了女人再吃,十岁小闺女现在还是穿着半截破裤子,四岁的小闺女下身就没有穿。穷人出门生产是一条扁担,老财全赶着牲口。王希富说:“光说要和地主分家,我还借住丁家(经地)房子,还怕人家不教咱住哩。”
三、地主没斗透穷人没翻身的原因:(一)把分了家的地主划成富农、中农,如张典林弟兄五人,老伙时是二百多亩地,抗战中分了家,还雇长工放帐,却划成中农。丁国平、丁国全弟兄二人,过去自己也劳动,可是用短工有一次就用过五十七个人,做了三四天活,还高租大利剥削人,被划成劳动富农,还分果实,丁国平还有八头牲口。全村头次划阶级划了地主十四户,二次划了二十八户,今次又划了三十户(包括经地)。(二)怕把地主斗跑了。因此领导上预先就规定了大村斗七户,中等村斗五户,小村斗三户,没有不斗,斗错了一律退回等。在填补中,群众要求彻底清算,村干部怕犯错误,跑去向上级报,答复是“拉一把”,没有满足了群众的要求。(三)干部存在着差不多思想。如前村长(现合作社社长)张平说:“穷人都有了地种,有了房住啦,差不多了,地主斗透了。”(四)分配果实不公道,在填补前不分穷富,谁提意见谁就能分东西,有些贫雇农民干着急不能翻身。直到去冬今春,还没有贯澈填平补齐“缺啥分啥”的精神,而是把所有的房地等一切东西作价(作成粮食),再把每户评成等级,要粮食就不能要东西了,要东西扣了粮食。如雇农郭言锁评议为一等,该分七石粮,他分了半头牲口折五石粮,因没有房住,要了三间房,作价三石。除应得七石外,还得拿出粮一石。虽有了房子、牲口,可是没有啥吃了。分配面宽。全村二百八十五户,分到果实的二百五十九户,占户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还有卅二户经地富农分到果实,而中、贫农分数也差不了多少。再加上合作社、学校、民兵等,以村经费为借口,占用斗争果实六十多万元,粮食五大石,衣服一百零九件,家具十件,及其他棉花、布匹、被子等。村干部贪污的大批果实还未统计起来。因此分配果实时贫雇农说:“分不上东西又得讨论好几天,俺不要了,给了军属吧!俺上山割白草或出外搞一回生产,也比分果实强哩。”


查看完整版本: [-- 辉县二区南平乐村土改考察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