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创新思路 振兴重大装备制造业——访四川省德阳市委书记李成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8月 -> 创新思路 振兴重大装备制造业——访四川省德阳市委书记李成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刘裕国 2003-08-27 00:00

创新思路 振兴重大装备制造业——访四川省德阳市委书记李成云

第16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创新思路 振兴重大装备制造业
——访四川省德阳市委书记李成云
本报记者 刘裕国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历史的机遇再次青睐德阳。
  四川德阳曾经在“三线”建设中建成了重大装备制造业,具备了相当规模的产业体系,集中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制造人才,形成了独特的区域优势和特色。今天,如何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大做强德阳装备制造业?带着这个问题,在火热的8月天,走进川西明珠——德阳城,走近中共德阳市委书记李成云。
  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就树立不起发展的信心。看过去40年,德阳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地位显赫;看新世纪,德阳重装发展潜力巨大
  李成云开门见山地说,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将德阳定位为我国的“母机工业基地”,先后建成了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汽轮机厂等一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形成了我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和动力设备的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在全国装备制造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40年来,德阳装备制造业先后为宝钢、首钢、攀钢、鞍钢等国家大型钢铁企业和龙羊峡、葛洲坝、三峡、二滩等水力、火力发电工程提供了一大批重大成套设备。改革开放20多年来,德阳化工、电工、石油、钻采等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也已具备相当规模。截至2002年底,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已达100余家,资产总量达到15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45%以上。
  40年来,通过自主开发、引进吸收,德阳装备制造业已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德阳装备制造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科技、管理人才和生产制造人才。
  谈到德阳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历史机遇,李成云说,一是十六大提出的“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西部大开发“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四川省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为德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环境条件;二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为德阳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三是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梯度转移,使德阳装备制造业有可能在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新的格局中重新定位;四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为德阳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可靠保障。
  谈到发展的历史机遇,李成云十分激动,他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德阳装备制造业已置身于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国际竞争加剧、产品结构单一、体制障碍约束、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率低等严峻挑战。
  提升传统装备产业,贵在思路创新。德阳如果能够紧紧抓住历史的契机,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依靠骨干龙头企业,打造装备产业集群,就一定能够实现自我超越
  李成云认为,虽然国内装备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德阳的企业也有一定程度存在,但是进入新世纪,经过几年低迷调整的德阳装备制造业开始走上复苏、发展之路,特别是经过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装备企业已开始焕发生机;通过招商引资,一部分新兴装备制造企业也开始融入德阳装备制造产业链。加之国家、省市、企业的合力推动,德阳装备将凸现巨大的潜力。由国家、省市、企业合力共建德阳“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德阳乃至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对德阳市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规划,李成云思路十分清晰:按照“基地+链条”的战略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以技术为先导,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为主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依托骨干龙头企业,选准项目,加快改造,做强主业,分离辅业,做大“中场产业”,提高德阳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集成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整合资源,拓宽领域,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大力发展配套企业,优化生产服务体系,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增强经济关联度和带动力,打造装备产业集群。到2010年建成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先导,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为龙头,机械、食品、化工三大传统产业为支撑,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
  李成云说,重装基地铸造辉煌,关键在企业。重装基地企业的发展要有新的模式。德阳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着力实施以提高装备制造企业自身素质和技术进步为重点的“基础性”发展战略,培育名牌产业、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企业家。实施“1234”工程,加快形成九大装备制造产业链。即:建设1个基地;改造提升重大动力和冶金2类成套技术装备,使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和质量达到全国第一位;加快发展数字化控制设备、电工成套设备、石化成套设备等3类机电信息一体化成套设备,在全国形成优势;重点培育现代环保装备、现代纺织装备、现代印刷装备、现代中药制药装备等4类现代新兴装备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到2010年,德阳将会以二重、东电、东汽等重大技术装备企业为核心,与国际知名公司联合,形成在国际国内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航空母舰”,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
  打造“航母”,重在形成合力。德阳通过建立领导工作协调机制,落实重点项目,加强专业化配套,走活一盘棋
  据介绍,为切实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去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德阳也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有关局(委、办)组成的高效办事机构,做好统筹协调,宏观指导。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成员会,推进计划衔接、安排部署和检查落实等工作;各龙头企业也落实了专门机构和人员抓基地建设的重大项目、计划和任务的落实;逐步建立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政府——企业——金融联席会议制度、专家咨询论证评议制度等工作协调机制。
  2001年以来,德阳市政府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和市级有关部门及骨干装备制造企业,对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进行了研讨论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和方案。同时,筛选出82项既有市场前景,又具有科技含量的项目,首批确定实施重点项目52项,总投资27.1亿元,其中自有资金11.5亿元,申请贷款10.83亿元。这些项目完成后,年销售收入达71.6亿元,税利11.2亿元。
  近两年来,德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二重、东电、东汽等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体制改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对“大而全”、“小而全”的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分离从事零部件、元器件和中间材料生产这部分能力,组建子公司、股份公司或合资企业,使之成为既为母体服务,也面向国内外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专业化企业。
  大力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推进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开展区域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集成,适时建立中国德阳装备制造业信息网,形成企业动态联盟,完善装备制造企业社会化协作配套机制。重点加大龙头企业改革开放力度,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和新项目来加强企业合作,整合资源,组成了多种形式的联合体,提高了德阳重大装备产品的成龙配套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使龙头企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商向集成供应商转变。
  目前,德阳初步形成了以二重、东电、东汽等优势名牌装备制造企业为龙头的中小企业群体,正在建设沿108国道德阳境内以二重重工业园区、东方动力装备园、东汽新产业园、广汉石油天然气装备园、向阳电气工业园、小汉零部件加工园等六大装备产业园为主的装备制造企业聚集发展的产业带。不久,将会形成以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为核心,带动四川省八大装备产品链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速企业技术改造。全方位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潜力
  李成云介绍说,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的支柱产业,是德阳市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举措。
  他说,近两年来,德阳已经开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立足产学研结合,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下大力气提高企业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计划在二重、东电、东汽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宏华、川江、东电工等企业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组建中小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组织实施20项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开发3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信息一体化装备,实现硬装备、软提升。
  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用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改造提升加工和装配能力。从今年开始,重点抓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重点设备改造工程等技术改造项目。
  李成云认为,全方位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范围、层次和力度,大力加强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国内制造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是德阳重装基地腾飞的关键。这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二重、东电、东汽首先加强对外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名牌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的合作,以此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档次和核心竞争力。同时,选择优秀项目,精心包装,采取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德阳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接纳国外、境外和沿海地区零部件、元器件、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转移。运用市场手段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合理流动的政策,建立人才专项津贴和科技创新人才资助专项基金,大力实施首席专家制、技术入股和以项目定酬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潜力。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叫响“德阳重大装备”品牌,努力营造加快德阳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思想舆论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附图片)
  三峡首台转轮机启运。德式轩摄


查看完整版本: [-- 创新思路 振兴重大装备制造业——访四川省德阳市委书记李成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