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精力放在哪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8月 -> 精力放在哪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肖跃华 2003-08-28 00:00

精力放在哪里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精力放在哪里
肖跃华
  体会“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想起了毛泽东同志60年前的一个发言。在中共中央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毛泽东同志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的现象深刻指出:“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救民私粮’的问题,然后仅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的问题,那末,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
  毛泽东同志很讲唯物辩证法。小河有水大河满,民有余粮才能交公粮。“救民私粮”问题不解决,“救国公粮”从哪冒出来?群众最讲实际,最懂知恩图报。如果党和政府在他们“救民私粮”无以为继的时候,帮其所需,雪中送炭,他们必将产生深深的感激之情,并将这种感激之情转化为自觉交纳“救国公粮”的行动。当年陕甘宁边区人民丰衣足食后,踊跃交纳“爱国公粮”的事实证明,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就是最好的动员教育。群众困难解决得越好,催缴“救国公粮”的时间和精力就花得越少,甚至连“百分之十”的精力都用不着。这就应了一句古话:“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这里好有一比:如果把动员广大群众同心同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作贡献比做交“公粮”,那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就是解决他们的“私粮”问题。“私粮”问题解决得越多越好,就越能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党爱国之情,激发人民群众改革建设之志。相反,群众的“私粮”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彻底,即使用百分之一百的精力催“公粮”,也事倍功半,甚至引起群众的不满。那些生硬催交“公粮”的地方,那些只是埋怨群众觉悟低的地方,那些干群关系不融洽的地方,往往是“私粮”问题没有解决好的地方,是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精力投向错位的地方。
  用多少精力解决群众困难不只是工作方法和时间分配问题,而是领导干部心中是否装有群众,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问题。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始终把工作着眼点放在普通群众身上。凡是群众急需办的事,凡是对调动群众奔小康有益的事,都要竭尽全力去办。解决群众的柴米油盐问题、生孩子的问题、下岗失业的问题、经济困难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为奔小康路上的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加油鼓劲,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多作贡献。清楚了这个道理,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解决群众困难,动员教育广大群众为国家作贡献就只需百分之十的精力,甚至连百分之十的精力都用不着。这是历史经验证明了的。


查看完整版本: [-- 精力放在哪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