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纪实与写意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8月 -> 纪实与写意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辉 2003-08-28 00:00

纪实与写意

第15版(文艺专页)
专栏:

纪实与写意
李辉
  从选材范围、人物确定和切入点等方面来说,大型文化纪实系列节目《回家》,无疑是一个值得赞许的创意。
  从人物活动范围的界定来说,“回家”的空间看上去似乎显得有限,只是一个人生活中的一个点,但是,这却是可以无限扩展的“点”。在一个人的情感世界里,在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家显然是一个可以根据各自的体验和心情而自由放大的概念。故乡是家,母校是家,军营是家,甚至人生旅途中某一时期的偶然逗留,也会被自己视为家。于是,当把一个人与“家”的关系这样一个“点”用电视方式来表现时,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人都有可能在这样一个小的角度把自己感情中最深层的东西、甚至最隐秘的东西,用语言、用手势、用步履来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一意义上说,“回家”有了更为自由的空间。
  很遗憾这个思路的节目到今天才问世,不然上世纪80年代会有很多有意思有价值的选题进行拍摄。如沈从文回湘西,冰心回福建,傅聪第一次回国,凌叔华从台湾回北京,赵无极第一次回国办画展。随着一些人渐渐故去,本来可以拍成相当精彩节目的选题也就永远成了遗憾。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回家》节目的出现,会在目前众多的与人物有关的电视节目中以其新的创意而独树一帜,并引起广泛的关注,从而为如何改进与提高人物类电视节目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
  《回家》是纪实类电视节目,但就完成的几十集来看,制片、摄影与编导显然在追求一种纪实与写意相结合的风格,并在艺术上取得了可喜的拓展。作为大众媒体,电视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最直接和最具体地呈现人物的活动。不过,像《回家》这样的系列节目,尽管标明是“纪实”节目,但它必须区别于新闻类的专题节目,必须在大量的录像素材之上进行再创造。“回家”是一个叙述的角度,应该尽可能有一定时间顺序的故事过程。但仅此是不够的,难以与新闻纪实类节目区别开来。从已经播出的几十集来看,巴金、余光中、黄永玉、丁聪、范用、梅志等文化人物的节目,在纪实与写意的结合上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高度。人物的镜头表现自然,电视叙述有张有弛,编导与摄像颇为注意细节的突出,而这些细节,绝非单纯的纪实意义上的记录,而是将之纳入人物漫长历史行程的高度概括之中,从而,镜头的记录与叙述,就超越了新闻的范畴,而进入了更高层次的文化语境。可以注意到,《回家》的不少节目,叙述既有故事过程,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更有一种写意的韵味在里面。像余光中在苏州倾听寒山寺的钟声,结尾又自己敲钟,从结构来说,本身就具有了诗意,与他的诗人身份颇为吻合。
  我所理解的这种纪实与写意的艺术追求,绝非通常所见的那种玩弄形式与技巧的“花活儿”,而是要将之恰到好
  处融入所表现的人物的个性、命运特点之中。从《回家》节目中的主人公身上,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人对“回家”的期望,镜头表现出他们“回家”时发自内心的情感,或兴奋,或伤感,或陶醉于往事的叙说,或不堪回首而默默无语。一个拍摄对象,只有内心具有这种真实的“回家”情感,才能使节目的镜头生动、自然、感人。譬如,梅志回到她与胡风50年代初离开上海前最后居住过的弄堂,摄制组不惜篇幅地记录了历尽沧桑的老人与当年邻居们的交谈。似乎漫不经心的对话,对于熟悉当代史、熟悉胡风与梅志的坎坷遭际的观众来说,却可以感受到巨大的历史分量。随后,摄制组又拍摄了鲁迅的儿子周海婴陪同梅志细细参观鲁迅故居的过程。梅志老人亲切地回忆鲁迅与胡风的关系,讲述鲁迅在她第一次怀孕后对她的关心,这样一些细节的呈现,与弄堂里的对话产生了强烈的历史映衬关系,整个节目,也就弥漫在浓郁的历史氛围中。由于有较为讲究的细节运用,由于对人物的历史背景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人物的谈话和现场纪实也就有了更厚重的历史感和写意性。
  无疑,对于电视节目来说,纪实与写意之间,有着巨大的挖掘空间。


查看完整版本: [-- 纪实与写意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