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黄一飞:为了那一片光明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8月 -> 黄一飞:为了那一片光明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施芳 2003-08-29 00:00

黄一飞:为了那一片光明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名医风采

黄一飞:为了那一片光明
本报记者 施芳
  黄一飞: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特殊政府津贴。多年来主要从事眼外伤和角膜疾病的研究。
  石进财又来北京了,这位山西阳城的农民,可谓劫后余生。那是1998年的秋天,化学反应罐爆炸,他昏迷40多天,左眼球摘除,右眼分不清颜色,伸手看不清五指。
  “要不是遇上黄大夫,我就瞎了,什么都干不了。”1999年5月,石进财到了北京,走了好几家医院,医生见了直摇头。想起家里两个年幼的女儿,想想以后的日子,这位庄稼汉心情黯淡,要是治不好,不想活了。
  生活此时显现了一线光明。石进财在别人的指点下,来到了解放军301医院,找到了眼科副主任黄一飞。随后的一年多,他先后做了10多次手术,植入人工角膜。2000年10月,奇迹出现了,石进财见到了久违的光明。
  对生活困难的病人,黄大夫给予了特殊的关爱。一位安徽来的病人做完一期手术后,钱几乎花完了,住不起旅馆,每天住在医院的花园里,靠馒头充饥。黄一飞得知后,和同事们慷慨解囊,向病人捐赠了一枚人工角膜。一个被硫酸严重毁容的河北保定的小伙子,尽管视力微弱,为表达感激,坚持拉着黄大夫到自己的音像店里录一盘带子。
  黄一飞的父亲是一名军医,他学习眼科却属于偶然。十一二岁时,他患了麦粒肿,主治医生和蔼地对他说:“不要怕,不要怕。”这段经历让他有了做眼科医生的愿望。自己成为医生后,他常亲切地对那些心存畏惧的病人说:“不要怕,不要怕。”
  黄一飞1980年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穿上了军装。病人走遍全国,寻找治疗方法,他非常理解和同情。为了亲身体会病人的感受,他时常一个人闭上眼睛走在盲道上,体会双目失明的感觉。“体会到光明的可贵,更坚定了我把光明送给黑暗中的人的决心。”


查看完整版本: [-- 黄一飞:为了那一片光明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