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个德国女孩的留学日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8月 -> 一个德国女孩的留学日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客循 2003-08-29 00:00

一个德国女孩的留学日记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一个德国女孩的留学日记
李客循
  结识琳达是在不久前一次外国留学生的聚会上,她是一位个子高高、带眼镜的德国女孩,略有几分东方韵味的清秀面容,在我脑海中印象颇深。琳达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学生,从去年开始在天津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学习中文。在一个爽朗的夏日,我来到她家中造访。
  琳达住在南开区一个很普通的居民区。寻着地址敲开房门,呈现在我面前的依旧是那个清秀的面容。“你好,请进。”进屋坐定,她随即为我端上了一杯清茶。由于已经相识,我们的谈话进行得很轻松,她的中文已经非常流利,只是偶尔还说出几句德文。“你为什么不住在留学生宿舍呢?”我有些疑惑。“我喜欢住在这里,”琳达说,“这才是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也是你来中国学习的一个目的吗?”我问道。“是的,到中国学习汉语是我从小就有的一个梦想。我来这里首先是为了学习语言,在这里生活,我每天都被要求必须讲中文,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我就可以提高自己的中文表达和理解能力。此外,在这里生活可以丰富我的生活经历,可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你能适应吗?有没有觉得自己发生了什么改变?”我继续问道。琳达微笑着答道,“这里的人都对我很友好。虽然在中国生活与在德国有很大不同,但我把它视为一种挑战。刚开始时,我的活动范围仅仅是校园。然而,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当我越来越熟悉周围的环境,我就想不断地探索新的事物。后来我搬家了,并且经常骑着自行车在城区里转。现在,我已经对整个城市都非常了解。”
  琳达拿出了一个色泽明快的本子,像彩虹般鲜活的颜色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翻开封皮,一段段整齐的德文字符中间点缀着各种各样的小东西:照片、IC卡、糖纸、购物发票……琳达说,这是她的旅行日记,是来中国以后开始写的。随着纸张一页页翻过,她向我讲述她来中国后经历的一个个故事。这里面的每一件东西都对她有特殊的意义,记载了她许多的第一次和不平凡的经历:第一次过中秋节、第一次坐洋车、第一次吃狗不理包子……有一幅画得歪歪斜斜的水彩画特别吸引我的注意,画的主人公个子高高、头发金黄,还戴着一副眼镜——这应该就是琳达。可是,看手笔不像是自画像。这时,琳达笑了。“这是我在儿童福利院帮忙时,那里的小朋友送给我的。”原来,琳达在课余时间经常去天津市儿童福利院义务劳动。那里的孩子都是一些身体或智力上有残疾的孤儿,琳达在那里帮助福利院的阿姨看孩子,陪他们一起做游戏,教他们学习英文。去年圣诞节,她和其他几个外国留学生还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办了一个圣诞晚会。为表示感谢,福利院的一个孩子画了这幅画送给她。
  忽然,一个家乐福的塑料袋从本子中滑落。我有些诧异,这个普通的购物袋也有意义吗?“是的,”琳达这时有些严肃了,“这是我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的唯一的塑料袋。”“为什么?”我很不解。“在德国,人们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我从小养成习惯,每次去超市买东西,都会背着书包,然后直接把东西装到书包里。坦率地讲,这里的空气并不好,但人们似乎并不很重视保护环境,超市里还使用那么多的塑料袋。”
  一张熟悉的照片映入眼帘,这不是我们相识的那个聚会吗?这个小型的年轻人的聚会是在非典刚刚发现不久时开的,当时街上的行人都带着口罩,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显得手足无措。而这个聚会的名字却叫做“非典——我们有药”。参加聚会的每一个人都要想出对付非典的“处方”,大家还举行了“口罩比赛”。琳达是这个聚会的主办人之一。
  虽然琳达在中国只待了一年,但她的留学日记已经像秋天挂满枝头的果实,沉甸甸的。琳达就要回国了。但她表示,明年春天她还会回来的。我已经开始期待她在春天里灿烂的笑容了。(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一个德国女孩的留学日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