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江南风情的诗意再现——专题片《江南》创作手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8月 -> 江南风情的诗意再现——专题片《江南》创作手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晓民 2003-08-31 00:00

江南风情的诗意再现——专题片《江南》创作手记

第6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江南风情的诗意再现
——专题片《江南》创作手记
杨晓民
  文化专题片《江南》在中央电视台和旅游卫视、上海纪实频道等多次播出后,在海内外电视观众、业内人士及各大媒体中引起不俗反响,获得了第十七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和最佳撰稿奖。
  “江南”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原本包括的地域甚广,且时有变化,近代以来则专指苏南、浙北、上海及安徽东南一带,以太湖为中心,面积约3.6万多平方公里,俗话所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湖熟,天下足”,“日产万绸,衣被天下”,“无徽不成镇”等,可以说是铭刻在江南大地上的文化徽记。
  江南是传统的。《江南》是对江南历史诗意的理解和诠释。是关于江南隐秘的灵魂,它的梦想记忆,它的沉着厚重和逸兴遄飞,以及在漫长的时间里保持的从容与优雅。枫桥夜泊隐隐传来的古刹钟声,高墙砖瓦中穿行的青石小巷,秦淮风情里的金粉荟萃,江南园林的雅致与奢华……这一个个具有历史纵深感的隐喻,使我们感受到这种生活像是行进在时间之外,在历史之外,最终成为我们心中久远的收藏。
  江南又是现代的。无论是它的吴歌越调、桨声灯影,还是它的文章锦绣、画檐雕栏,抑或是它的仙风道骨、笔墨纸砚,皆是江南袅袅至今的烟雨。无论这团文化乡愁如何缠绕,事实上,在《江南》里,在一幅幅具有强大讲述能力的镜头里,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现时的江南生活图景。这恰恰就是我们的隐忧所在,江南文化的传统形态渐行渐远,精致优美的文化遗存“会不会就在刹那间烟飞云灭,永不再来”?当这块土地越来越意识到它需要依托文化的积累与更新走向现代文明时,《江南》的文化使命就显得弥足珍贵。江南的文化是江南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观念,它既联结了过去的传统,也伸展到未来,在这个意义上,《江南》是在为这片土地寻找并确立历史与未来的文化联结点。也就是说,对江南的追忆必须有一个现代的视角,并借此关注一个古老的文明在凄美的历史背影下艰难的转型历程。所以,《江南》不仅仅是一部风俗读本、文化掌故、地方志或文化志。
  《江南》是故事化的,人性的。紫砂壶,古戏台,西湖与苏州园林的故事让我们回肠荡气。一万卷独步江南的陆游,有声有色有诗有酒的唐伯虎,啸傲儒林的吴敬梓,不惜千金买宝刀的秋瑾,让我们掬泪共戚。江南的风景,仿佛是为了故事修造的。江南的风景,也因江南的故事熠熠生辉。而这些历史穿梭上的纠葛,这一张张文化风物的脸上,依然让我们感到人性的温暖、泥土的斑斓与世俗的魅惑。
  江南本质上是人文的。江南文化的长流不息,辉烁古今,其传承及光大的重任,落在了层出不穷的文人士子肩上,所以,《江南》也是一部才子士人乃至脂粉佳人的诗性评弹。临刑的嵇康,神态自若地弹奏《广陵散》,这一弹,竟成了千古绝唱,成为千古文人精神气质的一种范型。若干年后的郑板桥以“青藤门下一走狗”自谓,以另一种更为智慧的生存方式承继了这种精神气质,“难得糊涂”的自嘲难以掩饰其胸中的竹节意气。天一阁藏书楼,一个漫长岁月里的故事,诉说着中国书生的心灵深处,人格的魅力和做人的良知,是如此源远流长。
  总体上看,《江南》的文化寻访是一次诗意与思辨的电视文化苦旅。尽管是方寸之间,却也一览茫茫文化的沧海桑田;尽管是挂一漏万,却也道出了江南文化的几分神韵,特别是在仕与隐之间中国传统文人心灵深处的困苦与挣扎。
  从更深层次上看,《江南》其实并非为一个具体的城市或历史方位而存在,它早已大大超出它所覆盖的地区。在今天,通过电视专题片这一形式把江南的文化记忆和经验扩展到更为宽泛的生活领域,把由江南文化在中国南方构成的一个跨地区的文明模式介绍给另一地区、另一类生活世界,或许不是《江南》的全部承担。最主要的是,当这部片子向它的城市和大众,叙说这里曾经创建过什么样的文化,这种文化又是怎样培养了一种独特而精雅的生活观念,叙说这里的文化如何循了历史的进步而演变,如何在演变中带动了生活前行,对于生长于斯的人们而言,《江南》的文化引导意义,则是不可低估的。正如周亚平先生在他的导演阐述中所说:“这是一个文化趋向多元的年代,也是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年代,每一种文化因素对于重建这个时代的生活观念和价值都会发挥作用。”


查看完整版本: [-- 江南风情的诗意再现——专题片《江南》创作手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