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植根于实践的伟大创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暨全国社科院哲学所所长会议综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9月 -> 植根于实践的伟大创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暨全国社科院哲学所所长会议综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贾立政 2003-09-30 00:00

植根于实践的伟大创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暨全国社科院哲学所所长会议综述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植根于实践的伟大创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暨全国社科院哲学所所长会议综述
  9月8日,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沈阳联合举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与会者以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9月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对当前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与会者认为,如同一切科学理论体系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主观推断的结果,而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从根本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结晶,它植根于中国大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对时代的反映、生活的反映、实践的反映。与会者指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国家和社会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都需要并且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思想、新理论。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先进思想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人类先进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在21世纪中国的继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会者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认识源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坚持客观实践和主观能动作用的统一,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形成新的理论认识,又用新的理论认识指导新的实践。它遵循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规律,又提出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又提出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又提出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坚持把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作为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又把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等等。这些新观点、新论断都是在尊重实践、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结晶,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理观和认识论的必然结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与会者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表现为“三句话”,即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发展先进文化是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绝不仅仅是这“三句话”,而是一个内涵丰富、构架完整的科学理论。这个理论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诸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包括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
  把新高潮引向深入的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与会者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只有联系实际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在学习过程中,既要防止简单化、片面化、庸俗化的倾向,也要避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空谈理论的做法;既要在理论层次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进行深入研究,又要采用“三贴近”的朴实语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向广大干部群众说清楚、讲明白;既要全面系统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内容。


查看完整版本: [-- 植根于实践的伟大创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暨全国社科院哲学所所长会议综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