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欧领导人会晤——具有时代意义的对话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10月 -> 中欧领导人会晤——具有时代意义的对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周弘 2003-10-30 00:00

中欧领导人会晤——具有时代意义的对话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热点聚焦

中欧领导人会晤——
具有时代意义的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周弘
主持人语
  第六次中国与欧盟领导人会晤今天开始在北京举行,这是中欧关系中的一件大事。近年来,中欧关系健康发展,双方的交流不断扩大,互信日益增加,合作渐趋深化。9月10日,欧盟公布了新的对华关系战略文件。10月13日,中国也公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份《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读者通过阅读本期《国际周刊》,能够对中欧领导人会晤的历史意义以及中欧关系等有更多的了解。欧盟负责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在来华参加领导人会晤之前,专为本报《国际周刊》撰写文章,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自1998年中国和欧盟建立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以来,中国和欧盟领导人之间年度对话的议题一再扩大和深化,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权对话、在国际金融领域里的交流与合作,一直发展到囊括了在科技、能源、通信、教育、司法、行政等领域里的交流,在农业发展、环境保护、国际反恐、地区安全、核不扩散等领域里的合作。本届中欧领导人会晤之前,欧盟公布了新的对华关系战略文件,承认欧中关系是成熟的伙伴关系;而中国则发表了有史以来第一份《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首次系统地公开阐明了中国对欧盟关系中的利益与目标。可以说,这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是在中欧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对话。
  中欧都希望和平,也都致力于发展,彼此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却有广阔的合作领域。
  当代的贤达智者、各国的志士仁人都在从不同角度、不同利益出发,探讨人类现存的环境,分析我们所处的这个既存在和平主流、又潜伏动荡危机,既充满发展机遇、又出现衰退迹象的复杂世界。人们发现,国际社会正在从一种已经解体的国际秩序向另一种尚未可知的国际秩序过渡。在这过渡期,各种势力此消彼长、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也相互摩擦、相互冲突。四海之内的有识之士察天下风云,思民族振兴,明大义、行大道、强国力、重建树,中国如是,欧洲亦然。
  欧盟的一些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终于为自己赢得了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一种统一的货币和一整套勾连和融合传统民族国家的治理机制。为了保持欧洲长时间的安全和进一步的繁荣,欧洲人正在对外政策方面进行着新的建设。一个相对和平的世界,一个相对发展的世界市场是欧洲安全与繁荣的根本条件。
  为了实现数代人的强国富民之梦,中国在各个方面进行着史无前例的改革与创新。一个相对和平的世界,一种相对公平的国际交易规则,对于中国的安全与发展同样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处于同一个时代的中国与欧盟都希望和平,也都在致力于发展,相互之间没有利害冲突,却有着扩大合作、共建繁荣的广阔领域。
  差异性可以成为相互学习的契机。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是新时代多边机制中双边对话的典范。
  中国和欧盟虽然对时代有着类似的判断,对未来有着相同的追求,但是它们之间的交往却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结构之间进行的:中国是单一政治体,而欧盟是多国联合体。不同的历史给中国和欧盟留下了不同的政治经验和政治制度,这种结构上的不对称性是否会妨碍中国和欧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1975年中欧建交以来,中国和欧盟伙伴关系的发展说明,这种不对称性虽给中欧之间的交往带来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对话与沟通反而促进了中欧之间理解的加深和合作的拓展,差异性是可以成为相互学习的契机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就是沟通中欧不对称性政体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政治体制的不对称性来源于中国和欧盟的不同历史遗产和发展阶段,特别是由于欧洲联盟这个人类历史上的新政体,它的独特性和潜在力尚未被世人透彻了解。欧盟是在国际条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在不同领域里的一体化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经贸领域里的欧盟是超国家体制,而在外交与安全领域里的欧盟则是政府间体制。所以,在与欧盟交往的某些领域里,中国是在与“一个欧盟”打交道,而在另外一些领域里,中国又可能与“多个欧盟组成部分”打交道。此外,欧盟正处于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中,过去是政府间结构的领域,今天就可能变成了跨国或半跨国的结构;上年是非欧盟的国家,来年就可能变成了欧盟国家。一方面,中欧关系中的欧洲一方无论在权能,还是在利益方面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另一方面,欧盟虽然在许多部门中都享有超越民族国家的权能,但并不能在对外交往中替代欧盟的各个组成部分。事实上,在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中,在许多的领域里,中国都是在和欧盟的各个成员国直接交往。利益的错综复杂、信息的不够完整,这些都可能构成对中欧关系的不利影响。
  而中欧领导人的直接对话可沟通并解决中欧关系领域中战略性、原则性和关键性的问题,使中欧关系的发展始终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而不至于迷失在局部和枝节的矛盾上。此其一。
  其二,欧盟在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上提出和探讨的必然是欧盟各国共同关切的问题,是欧盟各成员国已经达成一致的立场。这使中国可以避免分别地针对可能相互矛盾的各成员国态度,从而提高中欧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效率。
  其三,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是建筑在多边基础上的双边对话,其中既有双边的成分:表现为中国对欧盟整体的双边外交;又自然地包含了多边的成分:由于欧盟内部的多边机制,参加中欧领导人会晤的不仅有代表欧盟超国家机制的委员会主席,还有代表政府间机制的欧盟轮值主席国首脑,会议也轮流在北京和欧盟各成员国首都举行。这种包含着多边成分的双边外交反过来又会作用于各种国际性多边外交:中国与欧盟在亚欧会议、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交往与合作就是例证。
  中欧互信与合作,可使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更多地为发达国家所理解,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伊拉克战争之后举行,在欧盟首脑与中国的新一届领导人之间进行,是这次会晤之所以重要的又一个原因。中国和欧盟通过中欧之间的高层对话机制,从战略的高度,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开展对话与合作,是国际秩序中的积极因素。
  共同致力于发展、繁荣的中国与欧盟还将就如何加深和拓宽经济贸易往来、造福双方的人民进行探讨,从而加强中欧之间互利互惠的基础。随着欧盟继续扩大,更多的国家将加入到这样的协商、对话与合作中来,使得合理的合作方式能够继续扩大。
  在进行越来越频繁的人员交往过程中,矛盾和分歧也在所难免。观念的差别、行为方式的差异、不同利益的需求都会显现出来,这需要中国和欧盟的领导人从战略伙伴的高度出发,进行原则性的磋商。这种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的过程本身就构成了以协商的手段化解矛盾的国际行为方式,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对发展的方向和方式都会产生健康的影响。
  中国保持与欧盟的良好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使中国成为沟通发达与发展中世界的桥梁,而且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更多地为国际社会所理解。中欧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对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造就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新世界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附图片)
  欧洲企业家非常希望在中国发展事业。10月22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德中经济论坛”吸引了众多的德国经济界人士。图为他们正在聆听代表发言。
(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摄)


查看完整版本: [-- 中欧领导人会晤——具有时代意义的对话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