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鱼水情深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1月 -> 鱼水情深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瞿建波 姚海峰 2003-01-30 00:00

鱼水情深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纪念延安双拥运动60周年征文

  鱼水情深
  瞿建波 姚海峰
  新疆军区某部营区四周,聚居着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群众。在这里,军民仅一墙之隔,语言、风俗习惯都不同。但部队与驻地各族群众唇齿相依,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深情。
  与部队“门对门”的巴仁乡十六村曾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为帮助村民尽快摆脱贫困,改善驻地的生态环境,部队领导主动与疏勒县有关技术部门联系,和十六村党支部一起,制定治碱平地、造林防沙的方案。先后出动1000多名官兵,连续奋战19个昼夜,开挖了三条长60米、宽7米、深3米的排碱沟和1200米的引水渠,沿岸栽上了3.8万棵钻天杨,筑起了一道防风林。该村当年小麦亩产就由原来的百余公斤增加到200多公斤,土壤的改良取得显著成效,村民的收入也稳步上升。
  过去,十六村小学校舍破旧不堪,条件简陋,升学率不到50%,辍学现象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部队派出干部战士1000多人,车辆
  100多台次,风餐露宿,苦战60多天,帮助村里
  建起了教学楼。从1996年至今,部队捐款10余万元,为学校添置了放映机、电视机等教学器材,捐献教学用具500多件(套)、图书2000多册。看到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教学大楼,一位维吾尔族大娘把祖孙三代叫到官兵面前,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们:“咱们祖祖辈辈都不能忘记解放军的恩情,是共产党、解放军给咱带来了福音啊!”
  前些年,十六村党支部软弱涣散,在群众心目中威信不高。为提高党支部战斗力,部队给党支部送去了维文版的《党支部工作手册》、《论“三个代表”》等书籍,与村党支部结成互帮互学对子,帮助他们学习党的知识,传授领导之法,抓好七项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在村里建起了“党员之家”、“民兵之家”、“村民夜校”,开设了“三个代表”学习园地和“党员风采榜”。同时还为党员群众放映《焦裕禄》、《孔繁森》、《抉择》等优秀影片,教育党员解放思想,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头雁”。


查看完整版本: [-- 鱼水情深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