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平 王彦坤 |
2003-01-31 00:00 |
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第9版(理论) 专栏:
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郭金平 王彦坤 历史和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和成就伟业的。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弘扬艰苦奋斗这一中华民族值得自豪的民族精神,弘扬艰苦奋斗这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紧要。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著称于世。伟大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艰苦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值得自豪的民族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成为众多仁人志士艰苦奋斗的座右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铁杵磨针、愚公移山等古代寓言,无一不表达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等巨大工程,则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付出前人无法比拟的艰苦努力。与前人相比,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无疑更远大、更崇高,肩负的历史任务无疑更艰巨、更复杂。正因为如此,从党诞生那天起,艰苦奋斗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当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显露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在西柏坡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为我们党成功实现历史性转折,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防止和克服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是依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我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成功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克服三年暂时困难,经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曲折;我们启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车轮,使人民生活水平在20世纪末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我们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财富,既不是上天的恩赐,也不是他人的施舍,而是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的丰硕成果。 实践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也将不断丰富。艰苦奋斗,不再仅仅是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更是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坚韧毅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艰苦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将有助于我们利用越来越好的物质技术条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艰苦奋斗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仍比较落后的大国,面对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新环境,党率领人民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使命神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征程曲折而漫长,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自觉地把艰苦奋斗的思想、精神和作风贯穿和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知难而进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善于创新,励精图治,努力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同时,高度重视对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大力褒奖表彰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先进模范群体和个人,批评鞭挞奢侈浪费、无所作为、自满懈怠的不良现象,进一步营造勤俭朴素、奋发向上、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的社会氛围,真正让艰苦奋斗精神在21世纪的中国发扬光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