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这里有座大学城——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落户珠海市唐家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2月 -> 这里有座大学城——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落户珠海市唐家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赵京安 2003-02-25 00:00

这里有座大学城——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落户珠海市唐家湾

第6版(国民经济·专页)
专栏:加快发展 增创优势

  这里有座大学城
——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落户珠海市唐家湾
  本报记者 赵京安
  没有大学,曾经是珠海的遗憾;创办大学,曾经是珠海人的百年梦想。
  2003年春天,当记者站在当年晚清政府派出的第一批120名官费留学生中6名唐家湾人的故土上,不得不感慨: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在这个崭新的世纪初,在留下他们追求大学幻想的故乡,出现了一个国内著名大学汇聚的大学城。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城的崛起,仅仅发生在短短3年之间!
  教育创新 珠海人百年梦圆唐家湾
  珠海多年来想创办一所自己的大学。原珠海大学就选址于唐家湾畔。此地可谓人杰地灵:民国政府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洋务运动”著名实业家唐廷枢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为了保住这块依山傍海的3.42平方公里的校址,在资金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市政府还是投资近3亿元建起部分教学辅助设施。但是,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珠海大学10年未能建成。
  未能建成珠海大学,却成就了一个大学城。1999年8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后,珠海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学习会议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珠海市高等教育发展要以引进名牌大学办学,走教育创新之路的办学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将原珠海大学筹建用地永久无偿提供给中山大学创办珠海校区,1999年9月11日,在教育部的支持下,珠海市与中山大学正式签约,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于2000年9月正式开学,仅用不到一年时间,一个现代化校园矗立在唐家湾畔,首批4000名学生入校就读,被教育部领导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杰作”。
  3年多来,中山大学在这里投资达6亿元,招收在校本科生1万余名。珠海唐家湾镇出现了“科教洼地”效应,清华来了,北师大来了……全国10多所名牌大学青睐珠海,进驻唐家湾。
  珠海市委书记方旋、市长王顺生曾对媒体说:“教育产生人才,人才支撑高新技术,而高新技术可以为珠海创造后发优势。我们愿意为教育提供一个创新平台。”正是有了教育创新的理念,珠海为高校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把最好的土地留给大学园区;也正是有这种理念,使珠海的城市竞争力得到整体提升。
  3年前的一个调查显示,“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珠海为零;而在广东省教育厅最近认定的要大力发展的五个大学城中,珠海以其13所高校的规模位居第二;在校大学生2万人,在广东名列第二,仅次于广州。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到中山大学调研时指出:要大力发展广东高等教育,用3年时间实现广东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珠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这一指示精神,进一步办好大学园区,使其成为广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今年9月珠海在校大学生将超过3万人,明年将达到4万名在校大学生。目前,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已经开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四所大学校区落户唐家湾。
  优势互动 高校与高科技比翼齐飞
  “如何把大学引进来,又能用得好”,这是珠海市领导近年来思考和探索的新问题。
  2000年以来,珠海在唐家湾镇创建以名牌大学为依托、以软件研发企业为主体、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走廊:一条绵延10余公里的海岸线上,崛起了方圆20余平方公里的“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科技创新海岸”则是催生项目、孵化高科技成果乃至产业的沃土。“科技创新海岸”聚集了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及南方软件园、工商银行软件园、清华科技园、广东高新技术成果示范基地等在国内外赫赫有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1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才聚集在这里,构筑起唐家湾镇与“新经济”接轨的快车道,有效地拉动了珠海经济的增长。以南方软件园为主的珠海软件产业,2002年产值达23亿元。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与国外签订的医疗协议带来10亿元的医疗收入。
  截至2002年12月底,科技创新海岸的项目总数已达到138个,共引进资金13亿元人民币。科技创新海岸已经初步形成了高科技产业聚集、创业、发展的规模和效应,通过与大学园区建设的紧密结合,形成了很好的产、学、研的互联、互动,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初级加工业到新型高技术产业的大幅跨越,为唐家湾地区进一步发展积聚了人才、科技、项目的潜力,成为珠海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辐射带动 经济发展三年迈出三大步
  在“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辐射效应带动下,唐家湾经济发展一年一个台阶,经济总量大幅跃升。2000年,唐家湾镇国内生产总值为6.6亿元,当年增长率为14.3%;2001年为7.1亿元;2002年达到8.9亿元,同比增长达25.4%,与2000年相比,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达到49.5%,3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6.2%。
  珠海大学园区副主任、唐家湾镇镇委书记汤建军告诉记者:“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落户唐家湾,给唐家湾地区提供了百年难遇的发展良机。2002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0.4亿元,比2000年增长16.3%。工业行业结构逐步走向合理化、高级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正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唐家湾地区工业的主要产业。电子信息、精密电子(五金)、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整个地区工业的支柱产业。
  “科技创新海岸”具有一种巨大的由知识经济和大学互动孕育而生的发展潜能,使唐家湾地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02年第三产业营业收入达8.6亿元,比2000年增长81.2%,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5%。第三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的零售、餐饮业为主,发展成为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软件业、高等院校科研所等“群雄并起”的格局,从而使唐家湾地区第三产业行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唐家湾镇积极迎合“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的辐射带动,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626万美元,比2000年几乎翻了一番。
  随着“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众多企业落户,唐家湾地区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和市、区、镇财税体制的改革,唐家湾地区税收明显增加,税收总额3年翻了近1.5倍。2002年税收收入超过1.5亿元,是2000年的2.64倍。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3%。
  一份最新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唐家湾镇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收入达17544元、农村人均收入达5518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2%、8%,分别是2000年的113%和116%。
  目前,6万唐家湾人与1.2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一道,开始实现唐家湾人民几百年来强镇富民的理想……(附图片)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查看完整版本: [-- 这里有座大学城——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落户珠海市唐家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