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薪火永相传——沈阳军区某工兵团与时俱进弘扬雷锋精神纪实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2月 -> 薪火永相传——沈阳军区某工兵团与时俱进弘扬雷锋精神纪实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宝印 胡承山 胡果 2003-02-26 00:00

薪火永相传——沈阳军区某工兵团与时俱进弘扬雷锋精神纪实

第1版(要闻)
专栏: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薪火永相传
  ——沈阳军区某工兵团与时俱进弘扬雷锋精神纪实
  新华社记者 张宝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胡承山 本报记者
胡果
  这是一支英雄之旅。
  40年来,他们因与雷锋同行,备受党和人民瞩目。1990年10月29日,抚顺高尔山下,江泽民同志语重心长地对沈阳军区某工兵团官兵说:“雷锋出自你们团,但是雷锋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应该是属于全军的,属于全党的,属于全国人民的。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希望你们继续走在前面……”
  牢记嘱托,与时俱进,这支光荣的团队3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通令表彰。不熄的精神火炬引领着新一代雷锋传人走过风雨,阔步迈进新世纪。
  注入时代内涵的文明之师
  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就坐落在雷锋生前所在团。数百本发黄的小册子,记载着该团40年坚持不懈学雷锋的事迹。数以万计的故事,连缀出时代发展的鲜明足印。
  1991年“五四”青年节,“雷锋团”60多名团员组成4个学雷锋小组,扛着老班长留下的便民服务箱,到驻地街道为群众义务修车、理发、修鞋。哪知,刚刚摆好工具,就引来周围个体户哄声一片:“当兵的抢我们的饭碗来了!”
  这个寻常节日发生的意外,犹如一道全新的考题,叩击着全团官兵的心。
  围绕考题,官兵们重新翻开雷锋日记。慢慢地,大家心里亮堂了:“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任何社会,都呼唤友爱互助;任何时代,都需要好人好事。不做好事就不是“雷锋团”,不当好人就不是雷锋传人!
  同样围绕这个考题,团党委捧读江泽民同志1990年10月29日接见官兵时的讲话,重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论述,答案呼之欲出:
雷锋精神不是凝固不变的雕像,而是共产党人先进性在思想道德上的集中体现。一切先进思想的延续,既离不开承接,更呼唤着创新。只有与时俱进学雷锋,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当好弘扬时代精神的第一方阵。
  义务劳动变成了志愿者行动,依靠一己之力扶弱济贫变成了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奋斗。在“雷锋团”的倡议下,近年来,800多家共建单位给灾区、贫困地区捐款上千万元,向20多所希望小学赠书10万多册;3500多户特困家庭摆脱贫困,254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2000年3月,“雷锋团”又与驻地抚顺市大众资讯公司联合开办了“雷锋网站”,推出“雷锋求助热线”、“雷锋扶贫网页”,当年向群众传授致富信息3000多条!
  40年来,3次转隶,4次搬迁,给团里基础建设带来一定影响。过去,伙食差点,官兵们说:“雷锋团”的战士不该挑吃挑喝;俱乐部没凳子,官兵们说:坐着背包一样看电影;锅盖漏气了,官兵们说:多烧火一样蒸熟馒头……
艰苦朴素,曾经为他们赢得无数荣誉。面对新时代,面对这群可爱的士兵,团领导脸红了:艰苦奋斗并不意味着过苦日子。弘扬雷锋精神,又怎能将这个“传家宝”教条化?!
  抓住建设新营区的契机,几任班子接力搞建设,今日高尔山下,官兵们移山填壑建起的营区内,处处洋溢着现代文明气息: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施齐全的军人俱乐部,连线到营、连的局域网,电脑自动调温的锅炉房。新建的桑拿浴室,让官兵告别了“泡澡堂子”的历史;新建的生活服务中心,无论谁过生日,都能奉上自制的蛋糕;新建的IC电话亭里,既有供新兵使用的“唠家常”电话,也有为老兵开通的“悄悄话”专线……
环境的变化带来文明程度的跃升。“雷锋团”不建围墙,却没一人私自外出;“雷锋团”与群众打交道最多,却没发生一起军民纠纷;“雷锋团”官兵外出,当地老百姓一眼就能认出来——他们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既包含着传统的厚重,又融入了时代的新风。走过40载风雨的“雷锋团”,像一扇擦拭一新的窗口,映射出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进步。
  插上科技翅膀的开路先锋
  2000年金秋,燕山脚下,精兵云集。
  备受瞩目的全军科技练兵成果交流活动在硝烟中拉开帷幕。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工兵方阵一出现,即刻成为整个活动的亮点。只见“雷锋班”的战士们驾驶着现代预警车,穿泥泞、过烟幕、冲炸点,在仅有3米宽的坦克通道上,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迅速抢占先机,准确地把“蓝军”巡航导弹的来袭方向传输到指挥中心,团长陈刚果断指挥,“巡航导弹”瞬间被击落在地……
主席台上,江泽民同志带头鼓掌。之后,他又亲切接见了“雷锋团”部分官兵。
  既做文明之师,更当威武之师。近年来,“雷锋团”
  党委深感,作为担负“打赢”使命的武装集团,延续光大雷锋精神,不能文明有余,威武不足。他们把雷锋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岗位艰苦奋斗的精神,化作苦练现代精兵、增强打赢本领的昂扬状态,叫响了“不靠雷锋沾光,要为雷锋争光!”
  二营五连有个战士,每天悄悄早起擦拭雷锋塑像,坚持3年,评选学雷锋标兵却落选了。团政委修长智说:典型是旗帜是导向,通过选树典型,我们要引导官兵走出误区,不仅做好事更要做大事,不仅做好人更要做能人,不仅看奉献更要比贡献,不仅当“老黄牛”更要做“千里马”,引导官兵立足本职,苦练精兵,成长成才。
  着眼于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雷锋团”与抚顺石油学院、东北财经大学联合开办了文化补习班和微机培训班,设立了全军自学考试辅导站,建起了97个训练互助组。2000年,“雷锋团”被评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先进单位”,2002年被沈阳军区评为“人才建设先进单位”。从2000年起,凡到“雷锋团”参观,先看军事课目表演,再看雷锋纪念馆。学雷锋走出纪念馆,走向训练场,近年来“雷锋团”选树的学雷锋典型,98%都是训练尖子、技术能手。
  典型就是导向。1998年全军开展科技大练兵以来,“雷锋团”有200多人通过自考获得大专和本科学历,8人获得军事学士学位,6人考取研究生。全团官兵练本领,钻技术,革新训练器材78项,其中16项成果被军区和集团军推广,54人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
  他们研制的挖掘机野战条件下快速抢修器材,使大型装备战场再生速度提高20倍;寒区野战预热机让大型装备几秒钟内快速启动;多机合成网络标图系统,标一幅团进攻图从3小时降到20分钟;他们研制的仿真飞机、火炮、坦克、导弹、雷达等大型假目标,受到国家有关部门肯定。一支追求“打得赢”、“不变质”的威武之师,挺立在白山黑水间。
  弘扬民族精神的忠诚群体
  “雷锋是不是真的?”
  1990年底,“雷锋团”接待了从河北蔚县赶来的父子俩。父亲张守仁是个普通农民,儿子张波晓是个16岁的中学生。为了回答儿子的提问——“雷锋是不是真的?”老张收了秋,卖了棉,千里迢迢率子北上。
  在“雷锋班”听完故事,又去训练场参观,最后父子俩走进雷锋纪念馆,从头到尾看了4遍。第二年8月,张波晓给“雷锋团”寄来了全优成绩单、“三好学生”奖状……
高举雷锋精神的旗帜,“雷锋团”官兵用实际行动不断唤醒人们心底的美质,留下无数佳话。
  2000年9月,“雷锋团”30名学雷锋典型和抚顺市150多名“法轮功”练习者展开了一场辩析会。面对雷锋高尚、无私的道德情操,许多“法轮功”练习者受到极大震撼,一颗颗几近枯萎的心又萌新芽。
  “动天下之心”的民族精神结晶,默默浸润和陶冶着更多的心灵。40年来,人们追寻着“雷锋团”的足迹,探求着雷锋精神的真谛。40年来,飞往“雷锋团”的书信达35万封,最多一天收到上千封。最长的信是用16开稿纸写的,整整128页,分装于6个信封。这些来信,有十万火急的“鸡毛信”,有需要破译的盲文信,有迷路者的渴求,有走向新岸的述说,有将军的嘱托,也有苦闷者的倾诉……
面对社会厚爱,官兵们加倍回报。40年来,他们共接待参观者13万余人,做雷锋事迹报告3700多场,为群众写回信20多万封。团党委为了让“雷锋班”战士给全国人民写好回信、当好校外辅导员,专门为他们订阅了演讲类、科技类报刊20多种。在他们的帮助下,厌学的孩子成了班里的学习尖子,爱花钱的孩子变得节俭了,北京一位小学教师在信中写道:“雷锋班”的战士们,孩子们最崇敬的是雷锋,你们给孩子们写上一句话,比我上几堂课管用……
  40年来,“雷锋团”共与全国30多家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介绍雷锋事迹、论述雷锋精神的书籍、画册170多种,1.5亿册。从“雷锋团”走向全国的数万名官兵,把雷锋精神带到大江南北、各条战线,“编外雷锋团”、岗位“活雷锋”悄然生长。
和雷锋同行,与时代共进,“雷锋团”树立起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崭新形象。江泽民同志任总书记期间,3次接见“雷锋团”代表。“雷锋团”3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通令表彰,先后荣获全国开展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团组织、全国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集体称号,14个基层单位被评为全国、全军学雷锋先进单位,70人获沈阳军区学雷锋荣誉奖章……
人民怀念雷锋,社会需要雷锋,时代呼唤雷锋。薪火相传,精神不老。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队伍中,“雷锋团”永远站在第一方阵!


查看完整版本: [-- 薪火永相传——沈阳军区某工兵团与时俱进弘扬雷锋精神纪实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