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邓亚萍的“乒乓后遗症”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3月 -> 邓亚萍的“乒乓后遗症”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司桐 2003-03-27 00:00

邓亚萍的“乒乓后遗症”

第8版(体育)
专栏:运动·人生

  邓亚萍的“乒乓后遗症”
  司桐
  一位已经习惯了南征北战、叱咤风云的世界顶尖高手,一旦离开赛场会怎么样?
  刚当上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市场开发部三级项目专家的“乒坛女皇”邓亚萍无疑最有发言权——近20年的乒乓生涯,18个世界冠军头衔,已经让邓亚萍患上了严重的“乒乓后遗症”。
  “后遗症”在校园遭遇红灯
离开球场后,邓亚萍的学业拾级而上,并成为北京奥组委官员,这与她好胜爱拼的“乒乓后遗症”不无关系。但凡事都有例外,刚进清华学英语时,她的“后遗症”就曾帮了倒忙。
  那时,她连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都分不清,满以为可以凭借当运动员时独创的“极限运动”秘方啃下英语入门的硬骨头,可谁知“极限”是达到了,“骨头”却越啃越硬。“有一次,我看了一天的书,既累又困,但还是死撑着,想着没准儿能看到些有意思的地方就兴奋了。”邓亚萍苦笑着说:“那天晚上我就这样和书较劲,结果根本行不通,不但该看的没看进去,连前边已经看过的也忘记了。”不过,她补充道:“竞技场上的很多方式方法与学习工作都有共性,通常都是可以借鉴的,这只是唯一的一次例外。”
  凭借打球时练就的好脑子,邓亚萍学英语领会很快,连她的英国老师都对她在短时间内能学到这个程度表示惊讶。
  羽毛球场上的“后遗症洋相”
乒坛女皇对羽毛球也情有独钟。
邓亚萍说:“羽毛球在英国很流行,不少留学生都喜欢打。从在诺丁汉大学求学时开始打羽毛球,我已有了两年多的球龄,自我感觉还不错,现在一般人都打不过我呢!”
  从乒乓球台到羽毛球场,球拍长了,球场大了,世界冠军也遇到了新问题。她的“乒乓球式”羽毛球打法使她在羽毛球场上闹了不少笑话。
  “我习惯了乒乓球的击球点,对羽毛球与球拍的距离总是掌握不好。人家放网前小球,我冲上去接,跑得倒挺快,可因羽毛球拍子长,所以经常伸过了头,球总是从长长的拍柄处漏下去,周围的人都笑话我。”邓亚萍不好意思地自我曝光:“我到现在都不会用大臂,打高远球也不抬胳膊只是前臂用力。”
  当然也是托当运动员的福,邓亚萍快速移动的步伐和击球时的爆发力使她很快掌握了羽毛球的技术。2001年,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在考察首都体育馆时,陪同前往的邓亚萍就曾在羽毛球馆一显身手。
  “后遗症”使北京奥组委多了“乒乓外交”
  到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工作,邓亚萍的“乒乓后遗症”依然在发挥“威力”。
  上班第一天,晚上开会就开到10点多,这比她以前加班训练都晚。不过,她已作好了思想准备:“到奥组委工作,实际上也是进入了另一个竞技场。正如当初站在世界大赛的比赛场地一样,我也没准备给自己留退路。”
  昔日赛场上,邓亚萍打球咄咄逼人、“凶字当头”。而现在赛场换为充满变数的商务谈判,“对手”变成了国内外大公司代表,她的“武器”也改用了微笑和亲和力,“杀伤力”却依然不同凡响。
  在参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乒联事务中,邓亚萍已有不俗的表现:与不少体育界人士成了朋友,如乌克兰撑杆跳名将布勃卡等;访问古巴时,无论是接受采访,还是与体委主席会见,她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认真坦诚,颇有几分外交家的风度。
  从运动员到学子,再到今天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专家,邓亚萍成功地完成了角色转换,“乒乓后遗症”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邓亚萍戏称:“乒乓球已经深入了我的骨髓,这个‘病’我根本就没打算‘治’。”


查看完整版本: [-- 邓亚萍的“乒乓后遗症”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