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童婚陋习为何难禁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3月 -> 童婚陋习为何难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静宇 2003-03-31 00:00

童婚陋习为何难禁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童婚陋习为何难禁
张静宇
印度民间旧时盛行童婚。尽管政府早在1929年就颁布《限制童婚法》,将童婚视为不文明的社会陋习明令禁止。但时至今日,童婚依然像难以捕捉的幽灵一样,不时闪现在印度的城镇和乡村。
  前些天,印度警方成功阻止了正在首都新德里西北部一座神庙中进行的两场非法婚礼。在双方父母的包办下,两名未成年人正打算在这里迎娶与其年龄相当的一对姐妹为妻。幸亏警方接到举报,及时赶到现场,宣布婚礼违反国家法律,责令立即停止,否则,两对尚未完全知晓世事的孩子就将稀里糊涂地成为夫妻。
  警方在事后逮捕了双方父母,根据印度法律,他们将面临被拘押3个月并课以罚款的严厉处罚。然而,他们不仅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反而责怪举报人毁了两家的“好事”。此事被当地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动。因为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童婚这类事情即便偶有发生,通常也是在偏远乡村,当事人的父母都是些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而这一次的童婚闹剧竟然上演在首都地区,而且孩子的家长都是有文化的市民,难怪很多人闻讯后感到震惊。
  童婚过去在印度是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据一项调查统计显示,20世纪30年代初,印度有70%以上的妇女实际结婚年龄不到15岁,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大部分印度妇女都是早婚。即使到了印度独立后的1961年,情况依然没有大的改善,农村女子的平均结婚年龄仍在15岁左右。国家颁布禁止童婚的法令已有30多年,可是面对封建、保守和落后的社会传统,法令的实施仍然遇到重重困难。
  童婚陋习难禁,有其错综复杂的宗教、历史及社会原因。童婚在印度古代宗教法典中得到过肯定,并作为一种社会习俗沿袭存在了上千年。不过,对于当代大多数印度人来说,“童婚是不文明的社会现象,一害个人,二害国家”这个浅显的道理还是懂的,况且政府早已明令禁止,只是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实使革除这种陋习依旧十分困难。
  所谓“现实考虑”,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历史上,印度曾经出现过此起彼伏的反童婚运动,经过多年的激烈斗争,宗教教义中认可的早婚理念在与现代文明意识的碰撞中已变得支离破碎,传统意识也大多随着时代进步在悄悄改变,唯有经济上的负担依旧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眼下在印度,姑娘出嫁时女方仍然要付给男方一笔价值不菲的嫁妆。而女儿出嫁的年龄越小,给男方的东西相对就越少。那几位看似糊涂的家长知法犯法并非出自愚昧,更直接的原因是企图规避儿女结婚所需的高额费用。据印度媒体报道,那两个女孩子的家中经济状况不济,父亲希望通过让女儿提前出嫁免去昂贵的嫁妆,而男方也乐得早早给幼子定下终身,省下将来操持排场婚礼的大笔花销。
  城市居民尚且如此,对生活贫困的农民来说,儿女结婚更是一个倾毕生之力都难以支撑的负担。印度报刊去年10月披露的另一起两姊妹早婚事件的“主谋”——她们的父亲事前扬言,如果两个女儿嫁不出去就准备把她们卖掉。当人们指责这位父亲不明事理时,他竟然反唇相讥:“不这样,到时候谁出钱供她们结婚?”于是在金钱的压力面前,法律尊严与公民义务荡然无存。
  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印度一些社会学者认为,近几十年,童婚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渐被印度民众所鄙弃,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繁荣为抵制陈规陋习,创建文明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而文明社会的建设反过来也有助于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根除童婚现象。


查看完整版本: [-- 童婚陋习为何难禁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