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个沿海城市的马拉松情结——来自首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调查报告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3月 -> 一个沿海城市的马拉松情结——来自首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调查报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中文 余继军 2003-03-31 00:00

一个沿海城市的马拉松情结——来自首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调查报告

第8版(体育)
专栏:

  一个沿海城市的马拉松情结
——来自首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调查报告
本报记者 李中文 余继军
起源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希腊雅典的马拉松运动,以其42.195公里的超长赛程和运动员在这段超长赛程上所体现出的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拼搏精神,而为世人熟知和称道。
  一项体育运动,一种体育精神,当它的价值和作用仅仅局限在体育领域本身时,它的生命力是短暂的。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在马拉松运动中展现得再淋漓尽致,它所带给人们的激励和促动也总还有一定的时间界限。但当将一项体育运动、一种体育精神与一个城市的人文气息、与一个城市的发展变化紧紧联系在一起时,体育运动已突破其固有的局限,成为一座桥梁、一种媒介,进而释放出更大的能量,为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助力。
  新世纪之初,地处东南沿海的海湾城市——厦门在大步向前跨越的过程中,选择马拉松运动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锤炼城市文化的种种举措,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知情人说,厦门市此次并不是单纯办了一次马拉松赛,而是试图通过打好这张“马拉松牌”,促动厦门今后的大发展。
  快速高效的马拉松
  作为我国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经济特区之一,厦门二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此次承办国际马拉松赛也不例外。
  在各项体育赛事中,马拉松赛无疑是充满魅力的一个比赛项目。可以这样讲,一个城市要举办一项有影响的体育赛事时,马拉松往往会被首先考虑。但实事求是地讲,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承办得了马拉松赛事。道理很简单,在一个城市举办马拉松赛,首先要求这个城市拿得出42.195公里的合格线路,其次要具备可同时接纳几万人短期内涌入的接待能力,其三,要办好一项马拉松赛既要请得来高水平的运动员,又要保证有上万人参加马拉松赛的规模。有了这三个“硬件”,办马拉松赛还需要体育、交通、医疗、宣传、保卫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可只有130多万人口的厦门市不但成功举办了首届厦新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而且在办赛的快速高效方面还创造了一项“全国纪录”——有着22年历史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其最短的筹备时间为七个月,而厦门首次筹办马拉松赛仅用了三个月。短时间内筹办了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不上规模、不上档次,也算不上成功。而厦门市筹办的马拉松赛,却是在短时间内筹办的一次高水平的马拉松大赛。说厦门市短期内成功筹办了一次高水平的马拉松大赛,这样几个相关数字可以作出证明:从规模上讲,本次马拉松赛共有11560名运动员参赛,10万余人观赛,且这个赛事的运作过程有条不紊;从质量上讲,参加本次马拉松赛的境外选手有1125人,其中国际知名的优秀职业选手则有21人,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前来参赛的埃塞俄比亚名将纳古西耶还跑出了2小时9分3秒的好成绩。
  凝聚人心的马拉松
  观看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后,中国田协副主席罗超毅由衷地发出感慨:“仅用三个月的时间,能把厦门马拉松赛办到这个程度,真是个奇迹。而本届马拉松赛令人感受最深的则是厦门市民的倾情投入。”
  厦门马拉松赛仅用三个月的时间进行筹备,实属机缘巧合。2002年12月上旬,厦门市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接触,草拟了一个申办马拉松赛的可行性方案。本来比赛并未考虑非要在春季举行。但国家体育总局设想将厦门马拉松赛和北京马拉松赛分在春秋两季、一南一北举行,故于12月30日正式批复,决定由中国田径协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在2003年春季共同举办首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仅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能筹办好极为庞杂且从未搞过的马拉松赛吗?本届大赛组委会副主席、厦门市副市长郭振家说:“我们当时不是没有考虑到办赛的难度,但我们更相信办这样一个比赛,一定会取得所有厦门市民的支持。而通过办马拉松比赛提高厦门这个城市的凝聚力,让更多的人关心这个城市,支持这个城市的建设,这是我们办赛的初衷,同时也是最终的目的。”的确,筹办本次马拉松赛的三个月时间里,厦门市民对办赛体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办赛期间,当确定民族路为马拉松赛段后,不出几个星期,当地市民就自动将这条街道两边粉刷、清理得完全变了一个样。而包括征集吉祥物、招募志愿者、通过市场手段筹集办赛资金等活动也都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展示活力的马拉松
  此次特邀前来观赛的中国台北田径协会名誉理事长纪政这样评价本届马拉松赛:“厦门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把比赛办到如此程度,试想以如此高效率的工作和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加上厦门有如此好的自然条件和市政设施,不出几年,厦门马拉松赛一定能够办成国际一流水平的大赛。”
  本次比赛的起点设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而比赛大部分路段在美丽的环岛路和大型绿化广场范围内。单凭这一点,厦门办马拉松赛展示城市形象,就有许多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而本届比赛的集资工作也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进行,具体形式为厦门日报与大赛组委会签订协议,为组委会提供1000万元的经费。仅通过三个月的运作,以厦门日报为主体的组委会市场开发部与27家大企业达成赞助意向,意向金额达1300万元,最终基本实现了“办赛不花政府一分钱”的目标。
  展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前景,组委会主任、厦门市市长张昌平说:“明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将完全在贯通后的环岛路上进行,同时明年的比赛也将进一步探索办赛规律,请更多高水平的选手,让更多的市民前来参与,全力把这一赛事办成充满节日情趣的传统赛事。”


查看完整版本: [-- 一个沿海城市的马拉松情结——来自首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调查报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