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群众情绪从体察中来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3月 -> 群众情绪从体察中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方海洋 2003-03-31 00:00

群众情绪从体察中来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群众情绪从体察中来
  方海洋
  领导干部办事情、做工作,应当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群众的需求多种多样,生活的苦乐各有不同,怎样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喜在哪、忧在哪,如何获知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评价?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认真体察群众情绪。
  人们从事各项工作,参与社会生活,追求发展进步,总有顺境、逆境,总有成功、失败;既可以享受追求的快乐,品味收获的甘甜,也可能面对风雨,经历曲折。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不关情处总伤心。事业顺当,生活美满,会使人心情舒畅,走路生风、言谈带笑;相反,生活有难,心结难解,则会让人忧上心头、愁上眉梢。这就好比一座堤坝,坝内蓄水过多,水就会从坝上溢出。情绪,便是人们内心思想与感受的一种流露和释放,表现出其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同时,人是有理性的,有了情绪,并不总是像自来水那样哗哗流出,令人一眼望穿。在许多场合,人们对情绪的表达往往是含蓄的,不经意的。尤其是当他们对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感到不满意时,情绪的表达可能会更为谨慎。一个人的情绪也许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许多人的情绪就可能反映着某种倾向性问题。因此,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调查研究也好,开展工作也罢,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情绪。
  对群众情绪的了解和掌握,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获得,它只能从体察中来。而体察的办法,就是沉到基层去,深入生活中,问问家长里短事,听听鸡毛蒜皮言,在沟通交流中与群众建立感情,取得信任。俗话说:听锣听声,听话听音。群众的情绪往往是在日常的言谈、平时的举止中流露出来的。经常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走路看神态、工作察热情、说话辨语气等方式,就能够体验和察觉群众的情绪状态。特别是对那些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更需要沉下去,带着感情去做工作。这就如同潜水员潜水,虽然越到深处压力越大、难度越大,但由此看到的也就越真切、越实在。要想群众之所想,乐群众之所乐。群众有困难,及时解决;群众有意见,虚心倾听;群众有疑问,耐心解答,这样群众才会敞开心扉,表达情绪。
  体察群众情绪,并不仅仅是一个“身入”的问题,还要善于从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情绪中找出思想症结,把握问题实质。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群众的情绪不会“千人一面”。即使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会因为生活状态、所处位置、看问题方法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绪。但总的说来,关注生活品质、希望社会进步,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由此,人们的情绪总是与那些最基本、最关乎生计和发展的事情紧密相连,冷暖切身、愿望迫切、感受深刻,情绪的表达就集中而强烈。所以,体察群众情绪,不仅要有扎实的作风,还应当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分析力。面对各种各样的情绪,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大小问题一锅煮,必须实事求是地弄清哪些是表象,哪些是根本;哪些是共同愿望,哪些只是个别要求;哪些应当迫切解决,哪些可以从长计议。这样,做起工作来才能有重点、有条理。
  对于一个单位或部门而言,群众的情绪折射出工作的状态和水平,既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晴雨表,也是明确努力方向的指示牌。群众情绪体察得准确,可以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把群众的愿望转化为做好工作的要求,同时也可以鞭策自己,通过查找不足,把群众的情绪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动力。这就意味着体察群众情绪的过程,应当是一个调查研究、提高认识的过程,一个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过程。诚如古人所言,“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海者得蛟龙”。体察越深入、越扎实,获得的群众情绪也就越准确、越全面。


查看完整版本: [-- 群众情绪从体察中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