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危难中挺起民族的脊梁——记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共产党员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2003年04月 -> 危难中挺起民族的脊梁——记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共产党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新华社记者 2003-04-30 00:00

危难中挺起民族的脊梁——记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共产党员

第2版(要闻)
专栏:奋战在抗非典第一线

  危难中挺起民族的脊梁
  ——记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共产党员
  新华社记者
  2003年的春天,肆虐的非典型肺炎病魔,向我们发起了挑战。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我们又见到那亲切的身影;危难中,我们又听到那熟悉的名字——共产党员。和每一次面对危险一样,冲在最前面、站在最险处的,仍是这群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分子。一面面高扬的党旗,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永远刚直的脊梁——
  “我是党员,让我上!”最危急的时刻,抗击非典一线的广大党员用行动实践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热血履行庄重的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4月28日18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有任务!”北京急救中心医生赵立强立即抄起防护镜,大声招呼:“共产党员,跟我上!”系口罩、戴手套、穿防护服……党员医生和司机迅速冲向救护车,赶赴解放军304医院将一名46岁的女非典患者送往定点医院。这是他们一天中转送的第四名患者。
  承担病人转运工作的北京急救中心处在战场的最前沿。“是党员,就要在危险的时刻冲在最前面。”危急关头,急救中心的200多名党员发出共同的呼声。中心前三批承担转运任务的39名医护人员中,党员、团员有33人。执行任务时,不能上厕所,很多人就一整天不喝水,吃饭时不喝汤;穿上三层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仿佛身处蒸笼,常常全身透湿。强烈的消毒液,刺激得眼睛红了、嗓子肿了,整个呼吸道灼痛,但从没有人叫苦喊累。
  当安与危、生与死的选择摆在面前,一个个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入党之际作出的神圣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最后一个春节:1月31日,农历除夕。刚吃罢年夜饭,一个电话将他召回医院:一名“特殊肺炎病人”需立即抢救;
  23时50分,又一名女病人送到医院,抢救工作持续到大年初一凌晨3时。
  4个多小时后,赶往医院查房。11时30分,开始紧张抢救另一名病人。
  3天后,出现被病毒感染症状;4月21日,以身殉职……
  邓练贤,这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就这样奋战在防治非典的第一线,直至献出生命。
  这是一场生死考验。许许多多像邓练贤一样的共产党员,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填写答卷。
  叶欣,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在把一个个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忘我工作中,不幸染上非典病毒,牺牲时年仅46岁。
  姜素椿,74岁的老军医。抢救患者被传染后,他镇静地说,作为医生,我不能为患者服务了。但作为病人,我愿以自己的身体做实验,为防治非典闯条路。在他的执意坚持下,医院给他注射了非典康复者的血清……
  平静的岁月里,他们和我们一样普通而平凡;当灾难袭来时,他们义无反顾,矗立起高大的身影。
  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一封封饱含激情的“请战书”让医院负责人热泪盈眶。医院党委书记郭生贵激动地说:“如果把抗击非典比作一部雄浑激昂的交响乐,共产党员就是每个乐章里的最强音!”
  这是一场与疫情的赛跑——从成功分离出2株新型冠状病毒,到完成对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从研制出红外测温机,到成功推出快速检测试剂盒……在急情如火的非典科技攻关中,冲在最前面的,仍是一批批共产党员。“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中国工程院院士、非典问题专家钟南山的一席话,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
  “尽管我看不清他们的脸庞,可我看得见他们胸前的徽章,他们就是我心目中的党员形象!”这是一名康复出院患者的由衷之言,也是亿万人民对奋战在抗非典第一线共产党员的最高礼赞。
  “为党分忧,为民谋利,咱责无旁贷。”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团结党员用行动印证:中国共产党永远是我们事业的中流砥柱
  4月21日,北京地铁客运公司东直门站区党支部书记丁继安接到消息:东直门站一名值班职工被诊断为非典病人;站内11名员工需要隔离。“东直门站值班室成了‘危险’岗位,谁来顶上?这就要看党支部如何做工作!”在丁继安的工作日志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带一名助理到现场办公,找党员、值班站长谈话,传达精神,布置任务,收集意见。每天早上7点从朝阳门到安定门,又从安定门到朝阳门,12点回到东直门,吃完午饭到东直门各岗看一看,回来以后整理情况……”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深入细致工作,确保了地铁的正常运营。
  这是一条宽广的战线。与奋战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相比,这里的考验同样让人震撼——
  “恳请组织上信任我,把最艰巨的任务委派给我,我保证服从指挥,冲锋在前……”这是公交车司机杜春强给党组织信中的一段话。得知北京市有关医疗部门急需抽调50名急救车司机,他和北京公共交通总公司的267名党员报了名。
  佑安医院、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每天走过这条线路的北京19路公交车,成为非典岁月里的高危车队。车队队长、党支部副书记张学贵坚持走上第一线,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坚守岗位20多天。在他的带领下,全队出勤率始终保持在99%左右。
  北京石景山区鲁谷社区,1700多名社区党员来到党支部,要求竞争抗击非典的岗位。如今的这个社区,活跃着108支党员志愿者队伍,1153名党员志愿者利用社区阅报栏、楼门文化阵地、社区小报等广泛宣传防治知识,为101户“低保”家庭定期送去营养品和防护用品。
  一个个党员,如同星星火种,为了一个庄严的承诺,汇成燎原之火;一个个党支部,如同坚固基石,筑就抗击病魔的防线。危难时刻,考验重重。从党的总书记到基层党员,从党中央、各级党委到党的基层组织,中国共产党如擎天巨柱,岿然屹立于亿万人民抗击非典的恢弘画卷。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挺拔的栋梁。”共产党员的感召力,凝聚亿万人民的力量
  “在日常工作中,你也许不知道谁是共产党员,但是在困难的时候,不用说,走在最前面的一定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我认识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北京同仁医院21岁的护士徐雪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进入医院隔离区10天的所见所闻,让她的思想深受震动。一份满含真情的入党申请书递到了医院党组织手里。
  榜样的力量总是让人深感震撼,无声的行动胜过万语千言——北京佑安医院,短短一个月,23位医护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名青年医护人员写下13份火热的入党申请书。榜样感召世人,模范凝聚力量。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以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激发起全民族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这是一个民族在危难面前的空前团结——在北京,100位志愿者走上非典咨询热线岗位。在太原,迎泽街道的党员、群众组成第一支防治非典志愿者队伍。随后,第二支、第三支队伍相继出现在抗击非典的战场。在杭州,一栋住宅楼被隔离后,社区人员分成三个梯队,竭尽所能,为被隔离群众做好服务。
  这是一个民族在凝聚中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各界人士慷慨解囊。4月28日,一份份饱含深情的“志愿者爱心包”,让战斗在防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感动不已。爱心包里,有少年儿童绘制的爱心卡、代表平安幸福的苹果……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挺拔的栋梁;一个不倒的巨人,必定有刚直的脊梁。”压力和磨难催生伟大的精神,考验和挑战锤炼民族的品格。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的万众一心,中华民族一定能夺取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


查看完整版本: [-- 危难中挺起民族的脊梁——记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共产党员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